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目标任务,这充分体现了中央领导集体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不断深化和成熟,既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反映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决定》精神,客观分析我省和谐社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构建“和谐龙江”。
近年来,我省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坚持从实际出发,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使全省呈现出经济持续加快发展、社会总体和谐的局面。今年前三个季度,全省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增强,“三大需求”同步增长,生产与效益同步提高,经济与社会同步发展,重点区域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同步推进。预计全省实现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1.5%。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920.9亿元,增长15.3%;前8个月实现利润总额854.6亿元,增长24.4%。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36.7亿元,增长23%,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7.7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67.5亿元,增长26.1%,创1995年以来同期最高增幅。实现进出口总值95.9亿美元,增长36.9%;实际利用外资11.91亿美元,增长19%,比全国平均增幅高21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2.3亿元,增长13.7%。
一是通过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县域经济,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今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378亿公斤,比上年增加18亿公斤,再创历史新高;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1%,超过年初预期2.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1.1%,城乡增速差距比同比缩小1.1个百分点。县级财政活力明显增强,一般预算收入增幅达到26.6%,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今年通村硬化公路可建成1.3万公里,先期试点的100所乡镇卫生院医疗环境和设备得到改善。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已经扩大到33个县市。二是通过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推进西部哈大齐工业走廊、东部煤电化基地、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沿边开放带建设,促进了全省各地区间的协调发展。哈大齐工业走廊15个启动区启动面积已达到56.8平方公里,开工项目326个,分别比年初增长63.7%和54.5%。东部煤电化发展规划已编制完成,双鸭山电厂三期、鹤岗电厂二期、东荣一矿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加快建设,宝清煤电化一体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三是通过推进社会进步,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今年内全部完成农村中小学113万平方米d级危房改造任务。全省已建设了743个乡镇文化站,覆盖了全省乡镇的82%。13个市(地)疾病防治控制体系工程已全面完成。四是通过加快经济发展,促进了群众生活的改善。前三个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6.7万人,实现再就业47.2万人,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11.2%和94%;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全年控制目标0.68个百分点。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43.3万人,实现了应保尽保。离退休人员人均月工资增长155元。省直机关和一些市实行了“阳光工资”,公务员工资得到较大幅度增长。
在社会总体和谐的前提下,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着诸多不和谐因素。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