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总结近年来思想道德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鲜明提出了这样一个重大观点:“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把和谐文化建设提升到了新高度。
学习和领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述,我认为,首先要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是《决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体系。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个人都起着规范和引导的作用,决定着文化的总体性质、方向和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它的基本内涵,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在这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它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世界观和价值观。没有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就像人没有大脑一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没有灵魂、没有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和动力。理想决定行动,共同的理想决定共同的行动。现阶段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有了共同理想社会成员才能把自己的理想与共同理想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纽带、精神支柱、和价值引领。一方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我们民族赖以存在、发展的情感纽带与精神支柱;另一方面,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对处于这个时代的人们起着积极的价值引领作用。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集中体现,也是一定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中价值规范的底线。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重要的,也是紧迫的。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人们价值选择的多样性的情况下,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个致力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必须形成和巩固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核心价值,并努力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价值共识。这是坚守马克思主义阵地的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是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需要,也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需要,总之,一句话,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坚持、树立、弘扬和加强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努力奋斗。
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讲“坚持”。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