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发展的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小城镇建设绝不能边建设、边污染,绝不能以牺牲环境、牺牲子孙后代的资源为代价。要坚持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所有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有环境保护的规划和评估,积极建设和保护好小城镇的绿地。为此,我县请湖南农大和中国科学院的专家设计编制了《长沙县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和《长沙县农业和农村现代建设规划》,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放在全县经济发展战略中的突出位置;投入资金近3亿元,新建了6座大中型垃圾处置场和日处理能力8万吨的大型现代化污水处理厂,引进资金4亿元改建了9万多平方米的绿化中心广场,修建了4座公园,其中星沙公园总投资达8600万元;建设开发了一批生态旅游度假中心,如石燕湖、白鹭湖、乌川水库、开慧陵园等;培养了跳马、黄兴、安沙等乡镇的花卉苗木生产基地和苗圃精晶园;忍痛关停了一批能耗高、利润低、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仅黄兴镇就一次性关停了13家硫酸锰化工厂°招商引资中,严格掌握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各工业园区的环保准入政策,凡环保达不到要求的,不论投资规模大小均不予接受。近两年仅星沙开发区就将有环保问题的5家企业拒之门外。
二、 坚持一流设施,实现投入拉动
城市建设应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为经济建设提供发展平台,营造一个公平的经济发展环境。打造一流的基础设施,建设最佳的投资环境,是我县实现自身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成功之道。县城星沙自1992年破土动工,通过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累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84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18亿元。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主次干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与108国道、京珠高速、319国道、长永高速等主要交通要道相互交汇,已经形成了西联市区、北通星港城,东达黄花机场、南及株洲、湘潭的开放性立体交通格局。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固体垃圾填埋场、送变电站等配套设施一一到位。学校、宾馆、医院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特别是近两年,区内规划进一步调整和提升,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各项重点工程如雨后春笋,竞相破土,建设投资大幅度增长。2002年,开发区和县城共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近10亿元;2003年,计划基本建设投资增至16亿元;目前,随着长丰集团、韩国lg、三一重工扩建等大型项目如火如荼,星沙掀起了新一轮城建高潮。
县城星沙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各乡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今年全县19个乡镇(不含星沙)共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7项,总投资 4.45 亿元,比上年增加了15%,其中六个重点工业园区占了总投资的60%以上。榔梨的梨江大道、东升大道、综合大市场,暮云工业园的暮云大道、亚太路,北环路等投资千万以上的工程,正按照年初计划紧张施工,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其他乡镇的道路、给排水、绿化亮化工程都在稳步进行。全县小城镇建设基本形成了众星拱月的态势。
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县及长沙市居民提供一个旅游、休闲、度假、水上娱乐的理想场所,打造三产业载体,完善城市功能,实现投入拉动,今年,我县正式启动了团结垸退田还湖工作。工程表态总投资初步估算为12亿元,规划湖区总体开发范围为2万亩。为了推动星沙第二次开发热源,加速城市扩容提质,营造招商引资和城市经济新的极核,我们年内还谋划和启动了行政中心东进工作。行政中心和工业园区生活配套服务中心用地5500亩,总投资 4.3 亿元。我们将树立市场理念,进行资本经营,创新投融资方式,最大限度地实现政府组织、市场运作、规避风险、多方筹资与直接投入产出钢性平衡的工作目标。
三、 坚持三化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