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人。全县城镇化率达33.1%,中等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到35平方公里,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秀县城”,获得“河南省人居环境范例奖”和省级卫生城市称号。同时,在农村率先推进文明村庄建设,实施“五改一建三入户”工程,新建文明村庄点50个,沼气池3000座,进驻文明村庄的农户,生活与城市相比也没多大区别。二是率先发展生态经济、劳务经济和第三产业。通过建设物流中心、教育卫生中心、休闲旅游中心等,促进人流、物流向固始聚集,膨胀消费市场,带动工业发展。正是由于投资商看中了固始的消费市场,全县仅去年就建成500万元以上的洗浴中心10多个,今年还将建设3个四星级以上宾馆,工业园区仅半年时间就进入企业26个,这些都为固始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稳,就是坚持访民情、解民忧、帮民富、保民安,创造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环境。
一是在基层政权建设上,坚持多予少取。把上级转移支付的90%划到乡镇,把教师、干部和村里主职的工资上划到县里统一发放,减轻了乡镇压力,从源头上杜绝了农民负担反弹,保证了基层政权稳定。
二是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上,密切关注弱势群体。率先在全省建立了七条保障线,全县123万农民享受到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9000多名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1万多名下岗职工享受到了低保,全县离退休人员工资、医疗补助均能及时发放,为社会稳定起到了基础性保障作用。
三是在社会稳定上,重点构建干群和谐关系。县四套班子成员手机号一律向社会公示,群众随时要随时通; 群众来访,县委、政府主要领导随时接访,把各类矛盾有效解决在基层。我县粮企职工、工商管办脱钩人员、企业军转干部均较多,但都解决的较好,较为稳定。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去年还被评为全省综治工作先进县。
四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重点向农村倾斜。固始南北落差1000米,过去十年九灾,非旱即淹。为战胜这恶劣的自然条件,我们坚持不懈大修水利,连续13年夺得省红旗渠精神杯,并在兴修水利的过程中形成了“宁肯苦干、不愿苦熬”的固始精神;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旱涝保收田面积达到113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67%;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全县通油路的村达127个,总长230公里,大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