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落脚点是解决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改革发展稳定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近年来,我们坚持变化才有说服力,发展最具先进性,正确处理好了统与放、多与少、大与小、快与稳的关系,有效解决了发展中的诸多难题,闯出了一条适合固始发展的新路子。固始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五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由此跃上了一个新的战略起点,驶入了迅速发展的快车道。
一、正确处理统与放的关系,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固始是个国家级贫困县,发展最大的困难是缺少资金。靠财政收入,捉襟见肘;靠上级投入,杯水车薪;靠群众集资,违反政策。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一是统一整合部门职能,靠环境招商引资。把县委政府督查室、优化环境办公室、行政审批中心合并组建县委、政府督查局,凡是投资商需要办的证照,由督查局一条龙办理,实现“两个零接触”,即:投资商不与群众接触,不与部门接触。好的环境成为最大的资本,带来了项目,也带来了资金。仅2008年全县招商引资和融资额达7.91亿元,与外来投资者签约244个,当年开工新建、续建、在建项目218个。二是放开市场准入,实施资本运作。我们把现有的资源、要素连同政府及部门所垄断的部分资源、行业管理权或行政管理权,聚集、优化、整合成资本,推向社会,实施资本运作。比如,在城镇建设上,大胆推行建设权、经营权、管理权、使用权“四权”拍卖,把国际上通用的建设—经营—转让和建设—拥有—经营等bot、tot、boo投融资模式“固始化”,先后吸纳社会资金35亿元投入城镇建设,解决了城市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完善了基础设施,改善了人居环境。原县委大院在商业繁华地带,我们把四套班子办公地点合在一起,腾出县委大院搞开发,以1308万元的价格被外商买断,建成了一个高档次的服装城。原城郊农机厂闲置,被一家公司以3700万元买断,建成踏月寺商贸精品一条街,成为县城一个新亮点。同时,我们还将资本运作向社会事业延伸。推行中小学后勤服务社会化,吸纳社会资金4亿多元投入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其中融资1亿元建设的固始慈济高中,去年被省命名为全省示范性高中,全县高招成绩位居信阳市首位;对县人民医院实行股份制改造,先后两次吸纳社会资金3200多万元,建成全省县级一流的医疗集团,营业收入从改制前不到800万元,增加到7000多万元;以买方信贷方式两次融资3000多万元,在全省率先完成县级信息产业化开发基础工程,全县有限电视覆盖面达60%,有限电视用户达5.6万户。通过资本运作,实现了贫困大县办大教育、大卫生、大事业的目标,固始正在成为辐射周边的教育卫生和信息中心。
二、正确处理多与少的关系,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固始人口多、耕地少,农民多、市民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农村一度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市委书记刘怀廉曾形象地称之为:“一个月过年,三个月种田,八个月蹲闲。”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走“非农化”道路的战略部署,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输出一批;大力发展城镇化,转移一批;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安置一批。靠“一化”带“三化”,“三化”促“一化”,实现了劳务经济从民工潮到创业潮的转变。目前全县外出务工人员达50万人,多集中活跃在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年劳务收入35亿元,实现了从穷人到富人的转变,许多“打工仔”成了大老板。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