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利用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由于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应有的地位,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仍处于自发的原始状态,主要生产资料的再生资源利用率远低于工业发达国家,如钢材生产的废钢利用率大约在23%左右,低于美、日等国的45%—50%;造纸生产中的废纸利用率较高,大约44%左右,也低于美、日等国的65%—70%。由于国内资源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近几年我国不仅铁矿石、铜精粉、氧化铝等主要金属原料大量依靠进口,每年还要花大量外汇进口2000多万吨各类再生资源。而国内每年却大约有500多万吨的废钢、1000多万吨的废纸及大量的废塑料、废有色金属、废建材和废玻璃等价值大约900亿元的废旧物资没有得到充分的回收利用。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给我们生存的环境带来了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废弃物品种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大,而可供开采的资源则会逐渐减少,再生资源的地位和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会越来越突出。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关键是如何更好地实现“废弃物→再生资源”的转变。如果把开采、利用自然资源(一次资源)生产制造产业称为“动脉产业”,就可以把回收、利用生产和消费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二次资源)生产再生资源的产业称为“静脉产业”。推动“静脉产业”的发展,对于提高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的绿色gdp的比例,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国以后,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以“九五”时期为例,累计回收利用废钢铁1.6亿吨、废有色金属600多万吨、废塑料1000多万吨、废纸4000多万吨。仅回收利用的废钢和废纸两项,就相当于节约成品铁矿石3.2亿吨、标准煤6400万吨、木材1.2亿立方、电240万千瓦、水240亿立方。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是供销合作社的传统主业。20世纪50年代初,供销社接受中央政府的委托,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完成回收废钢铁和废铜的任务,组建了我国最早的一批回收利用企业。50多年来,逐步形成了集回收、加工、科研、管理为一体的行业体系。目前,供销社系统县以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有2800多家,回收网点有近12万个,加工企业有1500多家,从业人员近80万人。据统计,从1953年至2002年的50年里,供销社全系统回收废金属、造纸原料、化工原料等各类废旧物资4.5亿吨,这些废旧物资成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相当于节约矿产开采量30亿吨,节约标准煤近5亿吨,减少垃圾处理量约16亿吨。
供销社系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在我国社会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中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全系统每年废旧物资回收总值200亿元,加工利用产值85亿元,回收加工各类再生资源1800万吨。据统计,供销社系统废旧物资回收总值约占我国全社会回收总值(不包括冶金、机械、铁路等系统内回收部分)的63%,在大类回收品种中,废钢铁回收量占到全社会回收量的54.86%,废铜占68.93%,废铝占80.4%,废塑料占28.57%,废橡胶占53.3%,造纸原料占51.7%。
但是,供销社原有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有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