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目相看铁山港
刮目相看铁山港
铁山港区经济社会发展十年回眸与展望之一
10年弹指一挥,10年沧桑巨变。
铁/山港区作为北海发展的“桥头堡”和“出海通道”的前沿阵地,她承载了北海市重工业基地和重要临海工业区的特殊地位,就如北海经济发展大潮中的一匹“黑马”,呈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建区十年,gdp、工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以年均14.1 %、12.3%、13.1%、7.1%的幅度增长。
尤其是2008年,铁山港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潜力、活力和后劲明显增强,步入新一轮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gdp、工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额、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现了10.69亿元、10.82亿元、7187万元、15.23亿元、2831元,与2000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都翻了一番多, 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了近70倍,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五”计划目标。关注铁山港的人都会知道,这些成绩来之不易。铁山港区于1994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1995年5月
30日成立第一届人民政府,建区时,生产总值只有3.25亿元,工业总产值3.825亿元,财政总收入23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29元,而且,建区时正值北海大开发热后的低迷时期,正可谓“生不逢时”。就是在这种基础差、底子薄、“先天不足”艰难的条件下,铁山港区各届党委、政府班子审时度势,发扬“开荒牛”精神,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紧紧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准确定位港区的发展方向,把港口工业作为壮大区域经济的重中之重来抓,提出实施园区带动、项目牵动、党员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