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追求,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全部历史。从延安整风到拨乱反正之际的党内整顿;从“三讲”教育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都说明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建设,并不懈为此努力。纵观党的历史,每一次集中教育活动之后,党员队伍状况都会有一个大改善,党的事业都会有一个大发展。
这次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一次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集中教育活动,是中央在“三讲”、“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之后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是我们党为更好地完成执政使命作出的应时之举、有力之举、创新之举,其根本着眼点是紧紧抓住永葆先进性这个党建灵魂,进一步巩固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确保党更好地肩负起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
(一)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十分重视党的先进性建设。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在建党理论和建党实践中,从来都把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实、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列宁认为,“党是阶级的、觉悟的、先进的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这个先锋队的力量比它的人数大十倍百倍甚至更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一整套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成功地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如何建设无产阶级政党和保持党的先进性问题。邓小平同志针对新的历史时期实际和党的现状,突出强调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紧密结合我国生产力的最新发展和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的实际,紧密结合党员干部队伍发生的重大变化,在总结经验、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提出并产生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对“两个历史性转变”后党执政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从党长期执政并合法执政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决定,提出了“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的重要论断,这对于从源头上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历史使命,推进“两个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深化和发展。
(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义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事关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完成。抓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就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壮大,就在于始终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因此,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线,是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依据,是得到最广大人民信任和拥护的根本条件,是执政党执政的基石。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党的先进性历来是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是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