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落实和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农村信用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各种关系,把与时俱进与求真务实很好地结合起来,明确支农方向,突出支农重点,把握支农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树立科学发展观的要义。
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推进,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来自于内外部环境制约因素进一步加剧。为此,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一是从农村信用社在现代农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看,树立科学发展观是责任所在。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在现代农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特别是在经济转轨,市场经济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其运行效率和经营质量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从农村信用社所处复杂变化的市场环境看,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大势所趋。当前经济运行不均衡态势明显,经济起伏波动较大,经济运行中潜在的结构性风险进一步凸显;而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金融形势错综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加大,农村信用社面临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政策风险相互交织,农村信用社只有统筹兼顾、规范运作、严控风险,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从农村信用社目前改革发展的现状看,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内在要求。目前农村信用社正处于改革发展的转折时期和关键阶段,改革还不到位,各类风险依然较高,总体业务发展较慢,改革、管理、发展问题较为突出,农村信用社必须强化科学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才能加快和谐发展。
二、影响农村信用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
找准并解决好制约农村信用社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是当前农村信用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
一是粗放经营。目前农村信用社存贷业务单一,把增收主要建立在对信贷规模的扩张上,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低,存在为短期利益扩张规模;对风险成本控制能力较弱,存在不顾成本拉存款,不顾风险放贷款,不顾费用乱开支的问题;规模、质量、效益尚未实现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二是风险较高。从目前农村信用社各类风险表现看,主要是信贷风险和会计风险。既有信贷人员自身素质、责任、道德等人为因素造成的信贷决策失误和违规放贷带来的信贷风险,也有市场变化带来的信贷偿还风险,农村信用社面临严重的不良贷款反弹压力;由于制度执行不到位,监督制约乏力等原因,导致各类金融案件时有发生,风险防控形势严峻。
三是创新缺乏。在管理上,更多局限于内部的、业务的、短期的“就事论事”管理,风险超前防控能力弱。在业务上,结构单一,新产品缺乏,不能适应市场需要,特别是中间业开拓不够。在科技上,与其它商业银行相比,在信息技术应用、网上银行开发、科技产品创新等方面还明显落后。
四是“人本”问题。人的因素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因素,必须高度重视。目前农村信用社人的问题主要是思想观念陈旧;综合素质偏低,员工结构与素质不能适应建设现代金融企业需要,复合型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激励机制不足,用人、用工、分配机制不活。
五是“形象建设”问题。执行力弱,工作难字当头。主要是缺少全局意识,对布置的工作理解认识不到位,不能很好地执行上级的安排和部署,影响了整体工作的开展;工作魄力不足,缺少拼搏精神和责任意识,对上级部署的工作总是难字当头,不能认真地去研究如何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而是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