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要做到职工教育全方位进行、超前进行。从农信社的长远目标出发,做到提前规划,提前培养,促使职工终身受教育,终身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型农信社氛围,改变目前员工技能单一、复合型员工缺乏的状况,促进农信社经营机制转变、业务发展。
四是建立与客户良好互动机制。客户是上帝。离开了客户,农信社将会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生存。因此,要搞好金融服务。全面推行客户经理制度,立足社区、服务中小企业、居民,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努力为客户提供及时、方便、快捷的信贷资金周转、存款资金划拔、代理收付、代发工资等金融服务;对不同对象要实行差异化服务。要培养黄金客户。对有市场、有效益、有发展前景的客户,在客户周转资金暂时出现困难时,要积极支持;在国家经济金融及产业政策指导下,引导客户做大做强,成为农信社可以依赖的黄金客户。要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对现有客户按存、贷、中间业务分类,在此基础上实行个性、人性化服务,定期维护,增强忠诚度,同时,吸引、发展、拓展新的好客户。要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考核,按月通报、按季考核。在培养黄金客户上,坚决杜绝吃、拿、卡、要现象,如有发生,严惩不贷。
三、坚持统筹兼顾,推动农信社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农信社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运用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工作方法,在把握好总体工作的同时,统筹兼顾好各项工作的平稳发展,形成工作平稳推进的良好态势。
一是要统筹城乡市场发展。应立足县域、面向“三农”,努力实现城乡市场发展的一体化。城区社要立足社区,根据城区人流、物流、信息流集中的特点,发挥农信社点多面广、各级都能发放贷款的优势,利用金融新产品,开展“一站式”服务,不断拓展城区市场,积极为城市居民,为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服务,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农村社重点在农村,在集镇居民,要结合政府产业政策调整重点,结合地方特色,抓好金融服务,支持“三农”经济发展。总之,要结合各自特点,积极开展组织存款、发放贷款、发展中间业务等工作,扬长避短,加快业务发展。
二是统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要加大宣传力度。在社会上大张旗鼓地宣传农信社的性质、服务宗旨、金融地位、作用和支农成绩,力求家喻户晓,提高信合公信度。要加强信用环境建设。积极与地方政府配合,大力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信用社区”建设,落实信贷优惠政策,同时,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力度,打击各类逃废农信社债务的行为,营造讲诚信的氛围。要加强社会征信体系建设。积极与工商、税务、司法等部门联系,建立共享的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面向企业和个人、覆盖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的社会诚信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维护和协作机制,加强信息披露,实行联合制裁,为农信社发展打造一个公平合理的法律支撑体系。
三是统筹企业文化建设。要建立企业文化建设系统。从企业精神、企业信条、企业目标、企业民主、企业道德、企业制度、企业形象等多方面出发,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要突出培养企业精神重点。通过企业精神培养,增强企业凝聚力、感召力,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积极努力工作。要统筹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把“做农信人、立农信志、谋农信事、创农信业”贯穿始终,把企业文化建设与防范道德风险、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通过开展“我是信合人,我为农信社添光彩”征文评选、演讲比赛、文艺汇演等一系列活动,鼓舞士气,形成合力,促进全面、协调、快速、可持续发展。
本文由: 免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