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准确分析世情、立足国情、贴近民情、结合党情,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当前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做科学发展观的坚定信仰者、自觉实践者和忠实执行者。
通过深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认为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如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基层领导干部的正确导向作用至关重要。基层领导干部学习实践好科学发展观,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引好“四个正确导向”。
一、用科学发展观指引正确的发展导向
回顾过去,我们少数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在引领群众发展经济社会事业时,由于种种原因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不从实际出发办事,不遵从群众意愿办事,造成了不少沉重的教训:决策时,看重上级指示,无视基层意见;规划时,重视经济指标,忽视生态环境;生产时,盲目追求数量,忽视安全质效,管理时,只图经济效益,不讲诚信、创新,导致了一些“半拉子工程”、“流产工程”、“受骗工程”,甚至是“扰民工程”、“事故工程”、“腐败工程”。这些现象中,有的是好心办坏事,有的是急心办坏事,有的是粗心办坏事,还有的是私心办坏事,最终是国家受损、地方受害、财政受穷、群众受苦。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全面准确科学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依靠谁发展?发展为了谁?用什么样的方式发展?发展的方法和要求是什么?
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引正确的发展导向:
在发展理念上,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在发展决策上,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在发展方式上,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在发展方法上,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二、用科学发展观指引正确的用人导向
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关键在党。党领导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关键在选好、用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