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副县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处理好六个关系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论断。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执政理念的飞跃,是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破解发展难题而应运而生的。
先进的理论,关键在于能否落实到实践。要持之以恒地切实贯彻好、落实好科学发展观,需要我们在具体实施中正确认识和认真处理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六对关系:
一是局部与全局的利益关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就是利益关系,各种矛盾、问题无不是因利益关系而引起和导致的。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部门利益、地区利益都是局部利益,而全局利益则着眼于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局部理应服从全局,而全局也要统筹协调好局部。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地间的经济、文化、资源、环境状况有着很大的差别。作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经济发展比较滞后的地区,在谋求自身大发展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与周边地区的良性互动、互补和双赢。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既要学会用十个指头弹钢琴的方法领导和管理经济社会工作,做到顾大局、算大帐,把本区域的局部发展纳入全省乃至全国全局发展的总体规划中。
二是当前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发展经济必然要利用自然之物,然而资源却是有限的。一些发达国家宁可漂洋过海出高价购买国外的石油、矿产、木材,也不轻易动用本国资源,正是出于当前与长远发展的战略考虑。我们##有一定的资源禀赋,但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仅靠我们目前有限的资源必定会坐吃山空。那么作为发展中的##,该如何既做到发展经济又保护自然资源呢?以下四方面的努力是必经之路:一要发展科技,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高效益;二要发展循环经济,利用再生资源;三要提高居民素质,真正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是数量与质量的对应关系。发展数量与发展质量的统一,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特征。经济发展既是一个数量概念,更是一个多维度的质量概念,它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经济结构的改善、分配体制的合理等。这就好比不能以饭量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的饮食健康状况,关键在于饮食的营养结构。我们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就是要彻底与以往“高增长、高消耗、高污染”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分道扬镳。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全新的发展思路、创新的工作方法,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尽早实现从数量增长向以提高城市竞争力为核心的质量增长的转变。
四是速度与效益的平衡关系。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忽视经济增长速度,不仅会延缓发展进程,甚至失去发展优势。然而,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唯有建立在结构优化、效益增长和能耗降低基础上的发展速度,才是科学的发展速度。换言之,既促进人均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等各项经济目标的增长,又整体推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人文效益和生态效益,既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发展速度,又统筹考虑社会承受力、生态承受力、资源承受力,这才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五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同步关系。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社会进步又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但是,经济发展替代不了社会进步,物质文明水平的提高也不等同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党中央提出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