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客观公正的科学评价。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成功开辟了一条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抑或是为显著标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江泽民同志的两个历史贡献,一个是在临危受命的情况下保持了政局的稳定和成功实现了政权的平稳过渡。另一个是在邓小平南巡和在世的有利条件下及时果断地作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决策。
历史走到了今天,2003年春的一场非典危机,让过去的以效率优先为取向、以先易后难为策略的改革路线和模式走到了尽头,中国将向何处去?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面临新的重大的考验和抉择。本文的主题——科学发展观也是被逼出来的就得循序到这里开始说起。
这个时期有以下四个显著特点:一是中国的发展即综合国力到了一定的阶段。二是中国以效率优先为取向、以先易后难为策略的改革发展出现的问题积聚到了一定的程度。三是中国的人口总量及其结构(以就业、医疗、住房、教育为代表的民生问题)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四是中国的政治民主和舆论监督(从追究民企老总原罪的事件可以得到启示)发展到了一定阶段。
由此也集中暴露了旧有改革发展模式的一些弊端。即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说到底是如何应对矛盾的凸显期。这个时期有这样两大突出矛盾:一是发展的幸福(人文)指数评估。比如,频发的矿难、毒奶粉、水污染等事件引发人们对以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生活环境为代表的生命指数和生活质量问题的忧虑和发展的反思。二是发展的科学系数评估。比如资源、能源的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污染等后遗症突出,从成本核算看投入产出的效益(效率)比。比如从粮食危机、能源危机、中国鞋城被烧等引发的所谓中国威胁论来看市场竞争恶化和供需矛盾突出带来的国内和国际经济秩序的问题。比如资源的有限性、生态的脆弱性与发展的扩张性带来的发展不循环(生物链、经济链的断裂)、难持续、危及子孙后代的问题。
这样的条件和这些问题逼出了现在中国的三大课题,即中国要崛起、发展要科学、社会要和谐。而要为了解决这三大课题又逼出了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这样一种发展,即以人为本的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统筹兼顾的发展,说到底就是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