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三基本、五当代教材引言中有一个说法,叫做形势逼人,由此才在俄国逼出了列宁主义,在中国逼出了毛泽东思想,又逼出了邓小平理论……循着这种逻辑,笔者认为,科学发展观也是被逼出来的。
要说明为什么科学发展观也是被逼出来的,首先需要说明科学发展观是怎么来的。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这段话包含两层含义:一层含义讲的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另一层含义讲的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依据。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观是从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而来的,同时科学发展观又深刻体现了新的发展阶段和新的时代条件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十七大报告一个历史性贡献就是从理论上明确回答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历史定位问题。其中,对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和邓小平理论,由于两位伟人都已作古,在江泽民时代已经完成了对他们和他们的思想的盖棺定论。江泽民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1997年2月25日)中指出,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又领导人民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要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这两次伟大革命的进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两次伟大革命,两次历史性飞跃,造就了两个伟大人物,这就是毛泽东同志和作为毛泽东同志的战友、事业继承者的邓小平同志。毛泽东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参见2003年12月26日胡锦涛同志《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参见2009年8月22日胡锦涛同志《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他们的一世英名、伟大思想和开创性功绩无与伦比,彪炳千秋,永载史册。十七大报告基本遵循了上述的盖棺定论,同时在历史定位和理论概括上又有所创新,提出两次伟大革命,两次历史性飞跃,造就了两大理论创新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参见胡锦涛所作的十七大报告)。从历史定位上讲,毛泽东思想是非常明确的,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目前还没有完结,至少要延续到本世纪中叶即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之际,还有待于实践的继续证明和历史的继续检验。我们注意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表述中使用以及和等两个词,一是对前人的尊重和敬畏,二是包含现在的谦逊和预示着对后世的影响。对于业已过去的邓小平时代和江泽民时代,现在已有明确的结论。邓小平同志的两大历史功绩,一是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全面、系统、彻底地进行了拨乱反正,标志是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