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古语说,“养心莫如静心,静心莫如读书”,“学以立志”、“学以养德”。学习是修养之道,是提高修养、升华境界的重要途径。通过博览群书,汲取人类的文化精华、处世经验、为人之道,不断反思、调整和拓展自己的心灵空间,方能使心灵高尚、心态平和、心胸宽广。在当今学习科学理论,既要在改造客观世界上下功夫,更要在改造主观世界上下功夫。学习中一定要联系思想实际,切实做到“六个统一”,即:知与行统一,学与用统一,说与做统一,表与里统一,始与终统一,律人与律己统一。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养成优良道德品质的过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和品行修养,讲操守,重品行,树正气,始终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精神追求,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思想的侵蚀,时刻警惕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革命本色,树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的良好形象。 要加强责任心修养,以史为鉴,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奋发有为、开拓创新,真正担负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安定一方的重任。要加强平常心修养,在学习中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对待名利,做到为人处世常留一份宁静,履职从政多一些清醒,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加快发展、为民造福上。要加强包容心修养,弘扬我们党团结奋斗的优良传统,借鉴古今中外杰出人物的经验,对人对事多一些宽厚、多一些包容,营造团结协作的和谐氛围。
端正学风就要坚持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创新是一种崇高的追求,它与高昂的精神状态、高尚的精神境界直接相联系。没有强烈的进取心、事业心,缺乏崇高的使命感、责任感,就不可能有创新意识,更谈不上创新实践。领导干部是否具备创新素质、创新能力,是衡量其综合素质高低的一把重要的尺子,也是工作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创新既包括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又包括在理论创新推动下的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但无论何种创新,都首先要在学习中坚持创新。只有在学习中坚持创新,才能够开发人的创造力,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要在学习中坚持创新,贵在具有创新的学习精神。在学习中提倡创新,本身是一种思想上产生飞跃的学习,是一种对原有结论延伸、拓展、超越的学习。学习要获得新的突破,应景式学习根本达不到,一般的应试式学习也做不到。只有那些在崎岖的道路上勇于探索、肯于攀登、敢于超越和突破的人,才有可能在学习中实现创新。先进阶级的伟大领袖人物,能够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及时作出顺应时代的重大决策,是由于他们始终不懈地坚持在学习中创新,以战略家的气魄,敢想前人没有想过的问题,敢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凡是有建树的单位或部门领导,都是与坚持勇于探索、善于思考分不开的。他们不被固存的条条框框所束缚,注重吃透上头精神,摸准本单位的情况,积极寻求抓工作落实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努力进行创造性的工作,认真解决实际问题。在创新中学习,就是要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只有紧紧抓住理论武装这个根本,创新才会有“魂”和“纲”。因此,我们应该坚持不懈地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打牢开拓创新的思想基础。创新是一个与时俱进、艰苦奋斗、不断进取的过程。创新只有体现在工作中,落实到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行动上,才能转化为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物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