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的要求和标准,确定在试点村安装了安全用电宣传栏,路段两边的电杆上悬挂起了“家电下乡”内容的道旗,三岔路口树起了大型的“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广告牌等。
措施二:扎实推进忙起来
湖北宜昌供电公司将按照“统一规划、示范先行、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调研,建设样板村(组),并逐一扩大建设范围。服务窗口开到农户家门口,考虑到偏远及农户集中地区报装、付费难问题,营销部门在增设电费代收点同时,将新的服务窗口开到田间。努力改进“家电下乡”与农村电网的薄弱环节之地方。
(一)找准现状
1、农网改造资金匮乏。虽然前几年进行了农网改造,由于资金不足,部分线网改造不全面,已改造线网也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10千伏变电所全部为单电源、10千伏配电线路和变压器台绝缘化程度低、0.4千伏低压台区供电半径超长、部分老旧线网没有完全改造更换等。此外,低压配网设备的健康水平和技术含量较低,但标准偏低,先进技术装备应用很少,还有许多历史遗留问题难以解决,如接户线、农户内部装置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与安全隐患等。
2、中低压设备的运行环境比较恶劣。农村用电的特点是用户分散,农村中低压设备点多、线长、面广,部分中低压线路输电距离过长,且处于山区,也增加了设备维护的难度。另外,由于财力和其它因素,在中低压网改中,一些用户的老式电器和继电保护装置没有同步改造,公共配网设备和用户设备在绝缘、保护动作选择性和熔丝动作特性等方面存在配合的问题,也给今后的家电使用的安全运行留下了隐患。
3、解进以往农村电网技术落后、设备陈旧、能耗高、电能质量差的现状。宜昌供电公司一是积极筹措资金,提前规划,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为目标指导农网建设,逐步提高农网建设的科技含量,提高农网的设备质量,不断增强农村电网配送电能力。在农网建设中应积极采取工程典型设计,降低工程造价,采取运行可靠,维护方便,经济环保的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电网装备水平,确保到户电能质量和供电安全。随着“家电下乡”工作的推进,着力解决目前宜昌地区农村用电方面的三大问题才能使农民受惠乐起来:一是及时解决了配变超载和低电压问题。宜昌供电公司将建设重点放在居民居住分散地区及村镇两级政府反映强烈,低电压较为严重、用电需求增长快的地区,进行低压电网改造和配变布点增容,将“民心工程”落到实处。二是有效落实家用漏电保护器安装问题。由于农村用户缺少安全用电知识,在家电设备保护方面,还达不到自我保护的意识,必然要让供电企业付出艰苦的努力。做到安全用电和“家电下乡”与增供促销双赢。
(二)应变措施
当前,针对农村用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宜昌供电公司积极探索,要求各地供电企业要重点做好报装接电、安全供电、故障抢修、计划停电四方面工作。真正做到“报装更便捷、供电要安全、抢修更快速、停电更减少”。
1、报装更便捷:随着家电的增加,农户随时有增容的可能,因此供电企业应改进用电报装工作流程,简化程序,建立以农村供电所为中心的服务网,建立统一的延伸到基层的用电报装管理模式,借助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用电报装工程的全过程管理。同时,各供电公司应事先通过报纸、电视台等媒体向社会公布供电方案的答复时间和最后送电时间,是广大农民心中有数。要按照承诺要求严格执行供电方案的答复时间和最后送电时间,主动接受广大农民的监督。
2、供电要安全:相对城市,农村电网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电能质量差的现状,要做好“家电下乡”服务,供电企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