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体制,推动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的全面创新。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须服务于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的
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新局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服务于科学发展观的这一根本目的,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
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
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加大对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投入。科学的发展观对我国人才总量的增长和人才素质的提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避免人才成为制约我国
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就必须加大对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投入。应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科学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加入世
界贸易组织、深化农村改革等因素的影响,确定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重点,使有限的投入转化为尽可能多的产出,发挥投资的最大效益。应进
一步加大财政对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国民教育,积极发展教育事业,扩大教育资源总量。同时,有条件的地方可积极稳妥
地进行改革创新,如创立人才投资基金,加大公益性人才投资的力度,吸引民营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切实保护社会力量办教育的积极性。
优化人才队伍的结构。科学的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全面协调、统筹兼顾,人才工作要与之相适应,就必须优化人才结构。要重点研究我国
当前人才队伍的结构体系,包括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布局结构等,进而研究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进行人才结构的调
整和优化。一方面,重点培养一批我国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外向型、创造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例如高科技人才、国际金融和贸易人才、跨
国经营人才等等,强化对重点行业人才需求与配置的宏观指导,构建和完善多层次、多形式的高级专家引进培养体系;另一方面,着眼宏观,
加强规划,尽快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能充分满足国家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需要的宏大人才队伍。
加快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人才工作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要使其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相
适应,就必须加快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加快体制机制的创新,关键是准确把握市场与人才成长、流动、配置的关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一是建立和完善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按照人才
价值与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工资报酬率,形成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真正做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待遇。以此为基础,建立规范有效的人
才激励制度,形成以政府激励为导向、用人单位激励为主体、社会力量激励为补充的人才激励机制。二是建立和完善人才评价机制。人才评价
应以工作为中心,充分考虑业绩、能力等因素,并运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提高测评水平。三是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养老、医疗、
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障制度,推进户籍制度等配套改革,为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