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指导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提高审计工作水平的必然选择。审计机关落实科学发展观,应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立科学的审计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会带来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也势必带来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的根本性转变。审计工作要适应这一转变的需要,就必须:
1、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科学发展观开宗明义地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高扬和提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深切的人文关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是我们党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审计机关作为政府重要的经济监督部门,更要自觉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工作理念,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履行审计职责要客观公正,敢于并善于同一切违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经济犯罪行为作斗争,在每一项审计监督活动中都不忘体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做到让人民群众满意。
2、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贯彻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自觉地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善于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来考虑审计工作的发展问题。选择审计项目,确定审计重点,都应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如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情况、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等,都是审计应始终关注的重点问题。
3、坚持忠于职守、依法行政。要认真执行《宪法》、《审计法》、《公务员法》及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法律、政策,全面履行审计职责。要加强培训,全面提高审计干部素质,提高审计工作法治化和规范化水平。当前,要结合在全区审计机关开展的 “审计行政规范年”活动,全面贯彻落实审计署关于《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规范审计工作程序,健全各项审计业务和内控制度。要积极稳妥的推进审计公告工作,进一步引导和加强审计宣传,把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社会监督有效的结合起来。
4、坚持开拓创新、争先创优。目前,审计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唯一的选择就是自我加压、不断创新,在创新中加快发展。审计创新要努力做到抛弃那些陈旧的审计观念,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构筑和谐社会要求的新理念,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发展出发,建立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业务新格局。并通过不断打造审计精品,保证审计质量。
二、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理清审计工作思路
1、思想观念要从传统向现代转变。要改变传统审计中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的作法。在具体审计工作中,既要关注微观问题,也要研究宏观问题;既要保证完成每个审计项目,也要注意审计监督体系的建立和规范;既要关注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也要关注企业运行机制、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既要关注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向和使用效果,更要关注事关群众利益的专项资金的管理和安全。在审计手段上,要尽快由传统的手工作业向计算机辅助审计转变,提高审计技术水平和审计效率。
2、坚持从常规审计向效益审计转变。效益审计是我国政府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审计法》明确规定,审计监督的对象是“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