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导自演,应当切实转变观念,注重内外结合,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首先,改善外部环境。
(一)是主动参与各类市场主体的培育,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发展。地方的经济实力是工商执法的基础,经济发展与工商行政执法间有着“鱼”和“水”的关系。只有辖区内经营主体的类型和数量增加,区域性经济才能活跃,经济才能得到发展,社会以及经营者接受管理的意识才能随之增强,工商部门在实施管理时才能树立权威,执法案件的种类和数量才能增加,执法效能才能不断提高。
(二)是主动与有关政府部门沟通和协调,不断完善市场监管协查机制。工商执法工作涉及面广,尤其是我们基层工商局处理突发事件的个案时有发生。目前,由于受到立法滞后等因素的影响,工商部门的强制措施的力度还不够。因此,我们在行政执法和规范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取得地方党委、政府以及公安、卫生等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使之形成联动执法、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执法阻力,才能更好地为提高综合执法水平创造条件。例如,去年,我们在争取到地方党委的支持下,并借助城建和房产部门的力量,对全区建筑房地产市场进行了整顿;再是借助公安、交通等部门的力量整顿了车辆运输行业市场。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是主动宣传工商法律法规,争取社会对工商执法工作的支持。我区经营者绝大部分是本地人员和农村进城的农民,受其宗族意识、传统观念和自身素质的影响,存在对工商法律法规认识不足的现象。因此,我们在日常监管中,不能一味的追求处罚,而是在引导教育其守法经营的基础上,做到耐心细致的解释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使之认识、理解和支持工商工作。对于屡教不改、暴力抗法等顽固者,我们一定要采取有力措施强化执法,并通过新闻媒体曝光等方式,扩大执法工作的影响,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在社会舆论监督中构建具有权威的工商执法平台。
其次,加强内部管理。
(一)抓教育,强化执法意识。一是要强化政治学习,使管理人员深刻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清醒认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进一步增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的责任感,自觉摒弃“重收费轻管理”的不良做法。二是要端正执法思想。通过以案说法等方式,让执法人员在个案中受到教育和启示,进而增加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二)抓培训,提高执法水平。我们应当立足自身潜力,以知识更新为重点,组织好内部人员的培训,每逢新法规出台,都要及时组织学习,使新的法律武器尽快应用于实践。
(三)抓制度,规范执法行为。一是要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执行错案追究制度,明确违法失职、滥用权力等行为应当承担的政治责任、行政责任、法律责任和道义责任,防止错案的发生。二是要完善办案奖惩制度,鼓励争先创优,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调动执法人员办案的积极性。三是健全巡查执法办案制度,规范办案程序、巡查执法纪律和执法管理监督。
(四)抓创新,提高执法效能。一是改革市场监管机制,实现区域管理与巡查制的有机结合,确保对辖区内的各类市场主体实行全方位的综合监管。二是加快办公自动化建设,提高我们的综合监管效能。逐步推行网上登记、网上年检、网上查询、网上收费等网络化办公,以切实提高监管工作效率和综合监管效能。三是继续完善主动缴费制,解决执法的人力资源。去年,我局规费收缴实行主动缴费制后,全局一线收费人员减少到5人,规费收缴再破历史新高,同时使我局原本有限的人力解放出来,充实到执法办案和市场巡查工作中,以致于我局各项工作得以正常开展,并且取得了较好成绩,被市局评为预算管理、执法办案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三个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