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深入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集中学习,我系统地学习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下面我结合本职工作,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深刻认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我深刻地感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二是全面发展;三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立足于xx经济社会发展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要按照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正确认识xx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一是我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加快经济发展是促进我区各项事业发展、维护便将稳定的必然要求。二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目前正处在黄金期,xx提出了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是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尤其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xx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2号)出台后,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以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依托,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
三、以本职工作为切入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落实《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9—2020年)》,编制好《x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一)全面落实《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确定的我区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施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庄严宣布,“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保护耕地被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xx党委书记王乐泉要求:“xx远离内地省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松粮食生产,忽视粮食安全。”我们要全面落实《纲要》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保护好、管理好基本农田,保证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要提高。
(二)以节约集约用地为目标,合理配置各类建设用地,保障发展需求
在各类建设用地的供给上,要坚持节约集约、合理利用的原则,统筹分配、有保有压、分类指导。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用地供给的同时,推进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一是充分保障重点建设用地。充分保障优势矿产资源开发用地以及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二是合理控制绿洲内部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推进集约节约用地,鼓励城乡低效用地增容改造和深度开发,促进土地利用方式转变。
(三)开发利用未利用土地资源,推动优势资源转换。
我区未利用土地面积达到2.23亿亩,分布广泛。一是加快优势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二是利用未利用土地,拓展建设用地空间。
(四)科学编制矿产资源规划,指导矿产资源勘查开发
在科学编制xx矿产资源规划的同时,推进县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进度,对xx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起到指导作用,推进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为xx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