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丢,否则,公安工作就会迷失方向、丢失本色。目前,全省公安机关正在组织开展“听民声、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忧、护民权”主题实践活动,目的就是以主题实践活动为牵动,努力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中有所作为,有大作为。
以科学发展的要求,深入探索奥运后警务战略的实施
为推动全省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全面发展,今年年初省公安厅党委提出了河北公安工作“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近期%26mdash;%26mdash;%26mdash;打好奥运安保攻坚战和“三基”工程翻身仗;中期%26mdash;%26mdash;%26mdash;构建京津冀治安大格局,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实现警务水平与京津对接,治安秩序与首都并轨;远期%26mdash;%26mdash;%26mdash;实现公安工作整体跨越,跻身全国先进行列。目前,奥运安保工作已经顺利完成,要推进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在三个方面下大功夫:
一是主动对接京津警务体系,构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和谐稳定大板块。我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敌政社情,决定了立足河北、拱卫首都是全省公安机关一项长期性、战略性的重大政治任务。根据奥运安保工作的需要,目前我省“护城河”第一道防线已经建成,构筑起了以首都为中心,全天候、无缝隙的安检防护屏障,不仅成为拱卫首都的“安全链”,同时也成为河北公安机关文明执法、服务群众的一道风景线。我们正在研究制定深入推进“护城河”工程建设的思路和措施,通过继续深化“护城河”工程建设,打造一个具有统一高效的指挥体系、严密顺畅的工作机制、集高科技手段和精良装备设施于一体的环京护卫网,形成一道护卫首都的立体化安全屏障。
二是准确把握公安工作规律,探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警务大机制。通过奥运安保实践,目前初步形成了一种上下贯通、横向联通的工作格局,但总体上还是初步的、浅层次的,公安机关的整体警务模式还没有真正从静态的、孤立的、低层次的、各自为战的状态中走出来,还没有真正形成一种与动态社会的治安特点相适应、科学规范的工作机制。全省公安机关要按照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和国情、省情,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和改革创新的举措完善自己,在总结奥运安保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公安机关的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资源的整体作用,使公安工作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现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最终形成指挥科学、反应灵敏、运转协调、实战高效、操作规范、服务优质、覆盖全警的警务工作大机制。
三是努力提高群众工作水平,实现良性互动的警民关系大和谐。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政法机关的执法能力,集中体现在执法公信力上。执法公信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周永康同志强调:“要以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为重点,确保广大干警胜任职责任务的要求。执法能力就是党的执政能力在政法机关的重要体现,是政法机关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提高执法能力,最核心的是提高群众工作的能力。”在当前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类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维护稳定的难度、复杂程度明显加大。如果得不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公安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维护社会稳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做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全省公安机关要切实提高广大民警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积极探索密切警民关系的新办法,拆掉警民之间的“隔心墙”,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