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问题是贯穿中国发展进程的首要问题。作为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并存、城乡二元结构特征突出的重庆市万州区,进一步加快农村改革发展步伐,既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又是建设“500亿万州”、实现“135”目标任务的现实需要,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关键所在。
万州区必须紧紧抓住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部署农村改革发展和市委三届四次全委会把以万州为中心的渝东北作为重点支持地区的契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全区的农村工作,突出“1234”重点举措,掀起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高潮。
“一“即抓住一条主线:统筹城乡发展
针对当前万州区工业经济、城市经济的实力还不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还有限的实际情况,必须始终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这一主线不动摇。一方面,要继续坚定不移突出发展工业经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做大做强城市经济,增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视农村发展,公共财力更多地投向农村,同时要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一体共发展、共繁荣。
“二”即着力两个突破:农业集约化经营和农民集中居住
一是农业集约化经营。目前,万州区区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较低,去年底耕地集约化规模经营面积10多万亩,仅占全区农村承包耕地面积的11.9%。要力争到2011年,农村土地单户规模10亩以上集约经营达到25万亩,占比达30%以上。在养殖业方面,也要进一步加大对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支持力度,发展更多的专业大户和养殖基地。
二是农民的集中居住。我区农村地域广阔,农民居住分散。这既增加了宅基用地,又难以集中高效进行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目前,分散居住群众尤其是高山贫困人口普遍有集中居住的愿望。我们一定要因势利导,积极利用高山移民等扶持政策,引导农村人口到居民新村和城镇集中居住,力争到2011年,到农民新村和城镇居住的农民新增3万户10万人以上。
政府在推进“集约”、“集中”过程中,要做好组织、协调、引导工作,既要加大投入,创造条件。又要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和农村的稳定。
“三”即推进三项改革:土地改革、林权改革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
第一,土地改革。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要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要按照自愿、有偿、依法原则,鼓励专业大户业主和农民以出租、转包、互换、转让、入股等多种形式流转承包经营权,推进集约经营,发展现代农业。要充分利用市里土地交易中心在统筹城乡建设和土地流转中的作用,推进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推进土地有序流转。
第二,林权改革。万州区地处山区,发展林业的空间和潜力很大。要深化林权改革,发展林业经济。到2009年底前,对所有集体林地确权发证。要建立和培育林业要素市场,尽快完善采伐、流转、抵押、保险、补偿等配套政策,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森林万州”建设,通过林业领域的改革与开放释放出林业对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巨大潜力。到2011年,林业总产值要在现有基础上翻两番。
第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要坚持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要进一步理顺基层农业服务中心职能职责,支持鼓励农业服务人员面向市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要大力发展以专业户为主体、以统一销售为标志的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各类专业协会;要发挥供销社的作用,发展农资连锁经营,降低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