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日常的施工、管护与宣传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安排业务工作的同时安排好宣传工作,使园林业务工作和宣传工作互相促进,互相协调;二是要认真总结我市园林建设的成果,积极传播园林知识,使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三是要重视适合我区特点的园林理论、生态理论研究和探索,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我区的园林建设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四、树立科学发展的统筹观,强化“大园林”意识,努力提高园林干部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城市园林不仅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也是整个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城市园林建设不仅是栽植“花草树木”,也应该涵盖着人文景观的设置与发掘;城市园林的建设与发展不仅仅是政府和园林部门的工作,也是全体城市居民的共同责任与义务。从这些意义上说,现代的城市园林已经承载着自然和社会的诸多意义和功能。因此,我们应当转变观念,树立“大园林”意识,站在全局高度,统筹考虑园林工作。从国际上看,高水平的园林绿化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重要标志,国内城市也把提高园林档次作为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跳出传统的园林工作意识范畴,把园林工作作为城市生态建设的主体之一,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一,招商引资和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切入点,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把园林工作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之中,真正发挥园林绿化在城市发展中的综合性、社会性、基础性和长远性作用。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就必须用时代的眼光来看待园林工作者素质提高的问题。广义的园林工作者已经不该仅仅是园林行业的职工,还应该包括各方面的领导和相关人士。这就要求:第一,作为劳动者骨干的领导干部,要从自身作起,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变化,努力学习业务知识,跟踪国内外现代园林建设的最新理念,不断用先进的科技手段管理和指导园林建设。第二,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开发和利用,大胆起用高素质的干部和人才,形成园林建设的骨干队伍群体,使之成为上可做领导决策的参谋和助手,下可指导具体施工建设的中坚力量。第三、要通过不同渠道、采用不同形式,加强对普通园林从业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技能,从而使园林发展的具体目标在高素质园林工人的手中得以更好地实现。
总之,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三个文明”建设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类发展观的一场革命。让我们在具体工作中,牢记这一全局性的历史课题,把握这一指导改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