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现协调发展,就必须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处理好由发展阶段性特征所伴生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协调。
13)只有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从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14)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独特资源,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后发优势。
15)谋求发展即要遵循经济规律,也要遵循自然规律。
16)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既是我们党执政理念、执政方略、执政举措的新的理论概括,又是关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规律和本质的探索和总结。
17)科学发展观既是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的世界观理论,又是怎样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方法论思想。
18)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科学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19)科学发展观正确回答了:"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的基本问题".
20)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了对传统发展观的历史性超越.
21)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22)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在处于“战略机遇期”与“矛盾凸现期”并存。
23)我国现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滞后;
二)不断拉大的城乡差别、区域差别,严重制约经济社会更快的发展;
本文由 编辑精心收集整理
三)不少地方在发展中单纯追求增长规模,经济质量和效益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
四)重大安全事故接连发生。
24)几个概念:
一)一脉相承:所谓一脉相承,主要体现在它们所着力回答的都是有关中国发展的问题,其主旨都是为了抓住机遇、实现发展,从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为最终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创造条件。
二)与时俱进:主要体现在科学发展观是对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思想的系统总结和进一步深化,围绕新形势下我国怎样发展这一根本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立足国情、着眼当代、面向未来的发展思想,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
三)全面发展:是唯物辨证法在当今中国发展问题上的具体体现。
四)协调发展:揭示了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特别关注和着力解决的主要矛盾。协调发展主要是为了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
五)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将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统筹起来加以考虑的发展理念,它强调的是发展的延续性。
25)一个地方的竞争力,更多地取决于政府服务能力水平。这一点以往总是被人忽略,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26)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经济竞争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发展环境和服务水平的竞争。一个地方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大力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服务水平。
27)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一项长期任务.针对目前存在的依法行政水平不够高,办理各种审批手续的程序性规定尚未完全配套,服务监督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做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一是增强政府服务意识;
二)二是重视政府诚信建设,增强政府公信力。
三)三是省直管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