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发展与税收增长的研究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经济是税收的基础,税收根植于经济,作为税务部门,我们应当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正确分析促进经济发展与税收增长因素间的区别与联系,正确审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促进经济与税收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税收快速增长的现实因素:
1、税收增长的现状:
自94年实施税制改革至今,我国税收收入呈现出逐年快速增长的局面,特别是从98年中央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更呈现出超常增长的态势。据国家税务总局计划统计司公布2003年度数据显示:“……2003年全国税收收入共完成20862亿元(不包括关税和农业税收),比上年增收3458亿元,增长20.3%,完成年度预算的108.2%……税收增长幅度超过gdp增长幅度近12个百分点……”上述数据表明,我国的税收工作实现了两大历史性突破:一是税收收入总量突破2万亿元大关,二是税收增收突破3千亿元,不论是收入规模,还是收入的增幅均创历史水平。
2、决定税收收入高速增长的基本因素:
综观十年来我国税收运行环境和运行轨迹,可以看到,税收收入的高速增长,主要是由以下基本因素决定的:
(1)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所有制结构优势和活力,使我国的税源、税基大大拓宽,经济体制的结构性变化,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从而为税收收入的高速增长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2)我国扩大开放的对外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对外贸易长足发展,关税等涉外税收大幅度攀升,为税收收入高速增长提供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3)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已逐步建立起新型的符合国情的税制模式,通过几年的不断完善,改革的活力得到了持续释放,使税收在组织收入和调节经济上的两大职能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为税收收入高速增长提供了完备的体制保障;
(4)各级税务机关坚持“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工作方针,严格“依法治税、应收尽收”,全面强化税收征收管理,不断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大力组织税收收入,积极推动税收信息化建设,通过推行“金税工程”、“一窗式”办税服务等,征管水平和征管质量大幅提升,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普遍增强,从而为税收收入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优良的内外环境。
3、经济发展是促进税收收入增长的根本因素: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在社会再生产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税收作为一种分配国民收入的形式属于分配环节,所以税收与经济的关系,在本质上就是生产与分配的关系。经济是税收的基础,税收根植于经济,只有经济活动不断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才能不断壮大税源税基,增加税收收入。因此,经济是源,税收是流,只有开源,才能增流,税收的高速的增长归根结底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正如邓小平同志所阐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