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干部作风建设为抓手,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以政务环境为重点的软环境就是最大的环境,而转变干部作风是优化政务环境的最重要环节。倘若干部作风不能得到真正意义的加强和转变,并切实取得实效,那么行政效能就会受很大影响,经济社会就很难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当前,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由于作风不实、工作效率不高而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制度、措施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个别干部还存在推拉扯皮、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形式主义等问题。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等破坏科学发展的人和事坚决进行查处,通过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切实解决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硬措施改变软环境,以软环境促进硬发展,紧紧围绕发展主题,加强服务、注重统筹,努力营造一个健康持续的经济建设环境和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二)、以干部作风建设为抓手,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利益。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切实纠正对待群众感情生硬,方法简单,态度粗暴,甚至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不良作风。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反映群众诉求,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着力解决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征地拆迁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办在农村土地承包、教育收费、医疗服务等方面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切实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各项工作。以干部的良好作风推进“六个集中突破”的顺利实施,形成和巩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政治局面。
(三)、以干部作风建设为抓手,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通过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切实改变当前一些干部缺乏大局意识,持本位主义、施短期行为的漂浮作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关注民生,关注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文明、进步、和谐及环境保护作为衡量政绩的主要指标;把是否“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对干部的根本要求;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利弊得失的根本标准。坚决摒弃那些罔顾民生的“形象工程”政绩观。同时坚持统筹兼顾,既要注重经济发展,又要重视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既要注重发展速度,又要重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速度、结构、效益相统一;既要注重加大开发建设力度,又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既要注重县城城市发展,又要重视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
(四)、以干部作风建设为抓手,切实促进干部廉洁自律。干部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不仅关系着干部
本文由: 免费提供 个人的品行和形象,而且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关系到能否集中精力搞建设、促发展。因此,通过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促进干部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讲操守、重品行,时时检点自己,做到台上和台下一个样,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一个样,有监督和没有监督一个样,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自觉摒弃奢侈浪费、腐化堕落的生活作风,坚决抵制来自各方面的诱惑和侵蚀,努力把全部心思放在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上。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和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场新的实践,任重道远,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要依靠我们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