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角度、构图反复的讨论;逐渐感受到了节目质量的明显提高。
江泽民同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讲话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江泽民同志的这段讲话为我们共产党员在工作中体现出共产党的先进性极具指导性。在这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在思想上保持与党的高度一致,牢记党性原则,在理论上弄懂弄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是非常及时和重要的,但这绝不能停留在书本上,笔记本上和口头上;要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工作中,要在与群众的共同工作中,做出表率。特别是普通共产党员其先进性可以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创新应该是共产党员的永远追求,是“先锋队”的具体体现和要求。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就有辱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今年初,台领导要求在新闻中更多地运用电视的特点,实行连线的方式搞双视窗来做新闻。按照这一要求,《今晚10分》的同志们积极地找参考资料,研究实施中的每一个细节,并反复修正,首先在我省的人大政协两会上较为成功地制作了10期连线两会节目。这种双视窗的报道形式得到了省委宣传部和台领导的肯定和表扬。紧接着我台的全国人大政协两会报道组也首次运用连线双视窗形式报道全国两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四川电视台对全国两会的成功报道得到了省委书记张学忠,省长张中伟的表扬。我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认为四川电视台的两会连线有新意,有看头。通过这次两会报道,我们有很深的体会。
首先,借鉴是手段,创新是灵魂。人们都是在前人和别人的经验基础上前进的。借鉴甚至模仿是创新的基础,这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丝毫不能好高骛远,在借鉴和模仿的基础上,我们才会有新的东西。如果没有这样的思想认识,就可能滑向大事做不了,小事又不做的无所事事,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尴尬境地。
第二个体会是,运用好先进的技术设备,就能创新。这次全国两会,四川电视台派卫星转播车到北京,专门在北京搭建演播室。这比以前新闻上常用的单机拍新闻立即显示出了设备的力量和技术的力量。在新闻的制作上显示出了档次上的不同和时效上的极大提高。
第三个体会是: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团结协作的精神就能创新。这次全国两会,四川台派出了采访部、评论部和技术部的三个不同部门的同志共同工作。台领导直接指挥协调,其团队的能量立即显现出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做出的节目让人感到了新意。
最后,还想谈一点,要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要具有创新的精神,那么如何能长期地保持旺盛的创新精神呢,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同志的这段话为我们保持旺盛的创新精神指明了道路。一个美国人写的关于学习型组织的书很有借鉴意义。他在《第五次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中说:将组织视为一个具有生命的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