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深刻地感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是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对于提升综合实力、创建省级示范高中具有决定性意义。学校工作不能离开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抓住科学发展就抓住了新时期我校工作的主旨。
提升学校综合实力要害是科学发展。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于西郊中学创建省级示范高中的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对这次活动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提出了总体要求,具体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到底哪些问题最突出、哪些问题最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期间能够解决,可能不尽相同,这就需要从实际出发,尽力而为,什么问题突出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对于我们学校而言,就是要通过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坚持科学发展,创建省级示范,构建和谐西郊”为载体,紧紧扭住那些制约我校发展的瓶颈问题,努力做到“五个新突破”。
一是在弘扬良好的作风上有新突破。学校的作风集中表现为学风、教风和校风。应当看到,学校在发展中还不同程度暴露出一些影响良好风气的现象,存在着少数同志在个人利益上争先恐后,在完成工作任务上得过且过的现象,存在着要求不严格,作风不扎实,管理不精细的现象,存在着办事拖拉,抓而不紧,落而不实的现象等等。因此,要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查找不足,切实解决个别教师工作主动性不强的问题、不积极不作为的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在落实中责任不到位,督察力度不够等作风浮躁漂浮问题,真正使学习实践的过程成为转变作风、提升素质、树好形象的过程。
二是在完善体制机制上有新突破。近年来,我校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出台了教学、科研、行政管理以及奖惩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初步建立和形成了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各项工作逐步规范。但还存在着贯彻力不畅,执行力不强,指挥调度不顺等问题,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坚持创新体制机制,通过良好的制度规范,调整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格局,不断探索完善激励和淘汰措施;要通过“一坛二评三机制”(一坛:教学科研一体化论坛,二评:教学质量评估、青年教师讲课评比,三机制:教学互动机制、交流沟通机制、协调联动机制)等行之有效的平台和制度,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科研创新体系,为大局和中心工作服务。重点解决不同程度存在的管理不顺畅和不够得力现象、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忙闲不均、旱涝不均的现象,为推进改革创新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校园氛围。
三是在创造性开展工作上有新突破。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关键要创新思维、创新思路、创新方法。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范围是全体党员和领导干部,就是要求全体党员和领导干部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能够创新,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创新勇夺佳绩,用优秀等次作为评价学校整体工作的“测量仪”和引领各项工作冲刺的“抓手”,这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
四是在抓好队伍建设上有新突破。近年来,我们始终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