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思考着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怎样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好好改造“两个世界”。这既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紧迫课题,更是当代各行各业领导者的一个永恒主题。
可以这样说,地球上自有人类以来,就出现了“两个世界”,即人的主观世界,和相对于人类而存在的客观世界。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正是这两个世界不断改造、发展、提高的结果。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两个世界的改造始终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始终围绕着一个轴心展开,即经济与社会发展。
用什么东西指导改造两个世界?这在五千年中华文明社会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这个问题。历史实践证明,不同社会形态有着不同的统治阶级的主流价值观成为改造两个世界的指导思想,而且这种指导思想是不断从实践中发展完善的,即由不科学向科学发展。时至今日,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近60周年的实践中,两个世界的改造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走过了一条曲折艰辛的探索之路。从1949年10月1日建国起,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约29年时间,为奠基、发展探索期;后31年为改革开放发展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60年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实际紧密结合,并吸收当今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总结提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6mdash;%26mdash;“科学发展观”这一创新理论。我认为,这是无价之宝,是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民族伟大的最新的精神财富。这一理论的产生是党之幸、国之幸、民族之幸、人民之幸。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科学,是因为它的内涵包含了“发展是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这样四个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基本理念。“党中央、国务院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结合本国实际,果断调控宏观经济政策,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紧急措施,已初见成效,并在国内外产生良好影响。这是一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必将使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民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坚强、更加智慧、更加富有。人民发自内心的高呼: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6mdash;%26mdash;科学发展观万岁!”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带共性的问题,这就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改造“两个世界”的辩证关系的正确认识和处理的问题。较普遍的轻前者、重后者;讲前者少、讲后者多;讲前者抽象、讲后者具体。一句话,触及主观世界灵魂的东西不多、不深,普遍呈现一般化。习近平同志在云南调研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时,强调“三个下功夫,三个切实达到”,即“要坚持在深化学习、提高思想认识上下功夫,切实达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的要求;要坚持在理清思路、健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切实达到科学发展上水平的要求;要坚持在改进作风、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切实达到人民群众得实惠的要求”。这三条是把“两个世界”同时要求改造好的典范思想。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坚决贯彻习近平同志提出的这一重要思想。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任何时侯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牢记并践行马克思的教导;“不可收买是最高的政治品德”。我们要深刻认识,今天所处的时代,是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化时代。“两个世界”的改造都各自面临着复杂而严峻的挑战和考验,特别是主观世界的改造较计划经济时代不知道要复杂多少倍,其紧迫性、尖锐性和极端重要性更加突出。许多年轻的同志不知道,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