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条例学习 >> 正文
县领导班子学习两个条例的心得体会

治党方针,进一步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党纪处分条例》的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与时俱进、制度创新。它顺应时代要求,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纪处分条例》的指导思想,明确规定对于涉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切身利益的问题能解决而不解决的是违纪行为,应当根据情节给予党纪处分,以保证我们党努力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规定在处理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时应当实行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做到宽严相济,以体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和重教育、重挽救的原则;它坚决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规定对于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党员,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以更好地维护党的良好形象;它注重发挥纪委组织协调作用,加强各职能部门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的协调配合,提高办案效率;规定对于由有关职能部门先行查办的案件,党组织可以根据有关处理决定及其认定的事实、性质和情节,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党员作出相应的党纪处理,以切实尊重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以及其他有关方面依法作出的生效裁决或者决定。
    三、贯彻学习两个“条例”,争做三个模范
    (一) 学习贯彻两个条例,做从严治党立党为公的模范。我国的改革开放伟业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担负着领导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任务的中国共产党,既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情况不断变化的国内环境,又需要不断解决包括党的自身建设在内的各种各样新的问题。于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党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历史性课题成为了现实对我们党、对我们每一位党员、对每一位党的领导干部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必须首先从严管好自己。只有从严,我们才有战斗力,才能执政为民,才能维护党的纪律,推进党内廉政建设,才能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
    (二)学习贯彻两个条例,做遵守党纪的模范。两个《条例》的颁布实施,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为广大人民谋利益敢于自我监督的魄力和勇气,体现了求真务实的精神。《条例》紧紧围绕教育、制度和监督三个关键环节,做到了标本兼治,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我们每一位党员都要进一步增强纪律观念,自觉做到遵守党的纪律不动摇,切实维护党的纪律的严肃性。一要有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民谋福利的责任意识。二要有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作风,要言行一致;三要有牢记“两个务必”、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四要有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优秀品德。
   (三)学习贯彻两个条例,做查找差距改进不足的模范。以学习《党内监督条例》为契机,联系4.09案件给我们带来的教训,查找党内监督方面存在的差距,切实加强监督,使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得以加强。一是要严格执行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增强全局意识,维护班子团结,坚持公道正派。二是要增强组织观念,坚持工作和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制度。三是要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开展述职述廉。四是要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班子成员要加强对分管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的督促检查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重温两个务必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先…
       谋事求地位 岗位学做人谈两个教育…
       党员个人学习两个条例的心得体会
       树立正确权力观 廉洁奉公为两个条…
       抓好支部书记队伍建设 大力推进两…
       牢记两个务必做到两个提高
       县委两个条例学习动员会上的讲话
       让两个务必新时期再铸辉煌
       机关人员整改材料
       强化效能建设  提升城管水平
     
    区检察院度政治总结
    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加强人防地下室建设意见
    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学习小…
    法庭上半年总结
    关爱老师主题活动单位总结
    巾帼扶贫培训班上的讲话
    区委书记全区双拥领导小组成员会…
    高考改革实施方案
    党风廉政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
    党政领导干部工作责任管理办
    领导干部工作日外监督管理办
    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工作要点
    领导和国企领导人审计工作方
    市委党建设领导组工作要点
    副科级领导选拔工作方案
    关工委领导年终培训会
    领导民生体验情况报告
    传达学习领导考察时的讲话
    领导在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
    条例学习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