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自觉抵御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只有不断增强识人本领,才能真正把那些政治合格、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到相应的领导岗位,才能为我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集中领导力量。
首先,要树立科学的用人观。组组织部门选人用人要严格以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基本标准,破除论资排辈等陈旧观念。评价、考核一个干部,要用事实说话,不以自己的好恶而取舍。选拔任用干部,既要看到优点,也要看到缺点和不足,辩证地认识干部在专业知识、工作阅历、性格和体貌等方面的差距,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将其安排到最适合的岗位;要正确认识干部所出的政绩,既要看显性的政绩,也要看隐性政绩,要特别注意听取当地群众对干部的评价,把作风扎实、实绩显著的干部选拔出来;要正确认识干部工作上的失误,对工作上有过失误,而今改正错误,工作努力且成效显著的干部,要大胆启用。
第二,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在选人用人的过程中,往往有许多人提出不同的意见,实际情况是,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更容易被接受,而少数人的、群众的甚至是不同的意见往往容易被忽视。实践证明,只有善于听取多方面的意见,认真对待少数人的意见甚至是不同的意见,从中鉴别同真假轻重,才能真正把人识准、用好。组工干部还要善于沟通,要按照党委的意图,注意把握沟通协调的时机和方法,提高协调工作质量,避免因自己工作疏忽而引起意见和分歧,把沟通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
第三,要进一步扩大民主。可以采取群众投票、发布考察预告、任前公示等途径,向群众公开选拔干部职位、标准、任职资格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选好干部、用好干部,让广大群众也参与到干部任免工作中来;创新考察方式,可采取听述职、实地考察、差额考察等新的考察方法,还可把考察的范围扩大到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创新选拔方式,可采取公开选拔、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多种形式,在一定范围内取消专业、学历、任职时间、职务高低等条件的限制,破除论资排辈等陈旧思想,为干部创造公平竞争的用人环境和机制。
三、学习周国知同志心系群众、求真务实的精神,打造公道正派的组工队伍。
胡锦涛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党员干部要“多干群众急需的事,多干群众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的事,多干长远起作用的事”。周国知同志是实践这“四个多干”要求的模范。作为组工干部,学习周国知同志,就是要时时处处从群众的需求出发,老老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落到实处。
一是要经常深入实际,在实践中了解情况、考察干部、发现人才。孟子云:“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要坚持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呼声,体现群众意愿,把群众对干部选拔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落到实处。
二是要恪守公道,不徇私情。要真正做到求真务实,光有两袖清风是不够的,必须敢于同一切不良的风气作斗争。“士有公天下之心,然后能举天下之贤”。干部工作,不能掺杂个人好恶恩怨,不以权谋私,不弄虚作假。组工干部不仅要一身“正气”,还要有一股“硬气”。对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