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五中全会 >> 正文
十一五规划从先富向共富转弯

;两极分化是改革的必要代价?

    两极分化是改革开放的必要代价吗?一个公认的规律是,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时,往往是产业结构剧烈变化、社会格局重新调整、利益矛盾不断加剧、收入分化加速的时期。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究竟应当如何处理发展与平等的关系的问题,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有争论,争论的焦点就在于:库兹涅茨的“倒u型曲线”假说。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这两者间的关系,以一个倒u型的形式发展。也就是说,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收入不平等起初也是增长的,这种不平等程度在收入达到中等水平时达到最高点,然后便开始下降。

    但是,现在经济学家对库兹涅茨“倒u型线”假说真实性的怀疑也在不断加重。20世纪60年代以来东亚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显示出了一条与“倒u型曲线”不相符合的路径。从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香港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9.2%,东盟四国(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泰国)平均为6.6%,这种持续而高速的增长被称为“东亚奇迹”。而与此同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贫富差距总的来说并没有明显恶化,中国香港和台湾、菲律宾和马来西亚还有相当程度的改善。“我们一直讲‘发展是硬道理’,但以前我们的发展观都是狭隘意义上的发展,实际上,发展不应只是经济发展,还应包括社会发展,从表象上来看,不仅是经济增长,还包括充分就业、合理分配、可持续发展等很多要素。”王思斌说,现在我们提科学发展观,也正是这个道理,经济的增长不等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不等于社会进步,增长不是发展的目的,而是发展的手段。“过分强调经济发展,会导致‘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现象日益严重。如果不及时加以遏制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过去,我们习惯用简单的人均gdp指标来衡量发展状况,实际上掩盖了居民贫富差距悬殊、地区发展不平衡、社会分配不公平现象,它可能是少数人口、少数城市、少数地区的高增长,而大多数人口、大多数农村、大部分地区低增长或无增长。“可喜的是,中央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及时对经济发展方向作出调整。”王思斌说。新一届领导人能够对历史的积弊作出理性的、实事求是的反思,是需要勇气的。不回避问题本身就是我国政坛的一股新风。

    实现社会公平不仅是为了穷人

    吴忠民分析,中国的改革实际上是一个由不同的改革阶段组成的改革过程,在改革的初始阶段,要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打破大锅饭,适当的贫富差距是社会发展的催化剂,因此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对的;现在经济发展了,但贫富差距拉大,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影响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公平不仅是为了穷人。”吴忠民说,从经济发展可持续、健康的动力角度来看,社会公正状况直接影响着经济的主要拉动力。就一般情况而言,经济的拉动力包括出口拉动力、投资拉动力和内需拉动力,其中,内需拉动力的作用要远远高于前两者。现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内需不足,由于农村人口过于贫困,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没有购买力,市场活力就不够。现在,外贸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高达70%,这是一种过度依赖,美国、日本、印度和德国等国的这个比重不到20%。为了不再过于倚重外贸来推动经济增长,政府意识到必须转向以内需为动力的发展模式,而扩大内需的根本就是缩小贫富差距,增加农民收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十一五时期国内环境有哪些有利条…
   统筹城乡发展重大举措 建设社会主…
   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
   解读十一五规划建议
   实践上的新创造和理论上的新发展
   谈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周年大会上的讲…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五
 
教师节演讲
聋哑学院校长个人事迹材料
建设局完善设施建设发展总结
县委九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报告
区机关中层女干部现状调查报告
县府办党支部党员保先教育活动第…
民政局加强风沙源治理讲话
纪检组长年度述职报告
中学班主任部署
浅谈新时期初二学生心理特征及对…
盐务局十一五期间工作总结
盐务局十一五期间工作总结
十一五社会保障专项要点
十一五交通年终总结
防震减灾十一五年度计划
十一五统计发展年度计划
中学三一五实施方案
十二五规划方案
正确理解十一五规划党课材料
河北省十一五产业集群发展方
五中全会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