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水平。加快政府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创新,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推进政府部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和政务公开,提高公务员素质,推进政府机关和公务员工作规范化、服务标准化,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充分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的作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融资行为。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建立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政绩考核评价体系。
(20)推进国有企业和公用事业等各项改革。加大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调整力度,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继续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引进战略投资者,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加快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建立健全非经营性资产的监管体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进一步规范劳动合同,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为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平等的发展环境,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制度创新和产业升级。不失时机地推进水、电、气、热等公用事业体制改革,正确处理市场调节与公共利益的关系,逐步建立公共服务产品价格调整机制,理顺公共服务价格,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进金融改革和发展,切实为首都金融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市与区县财政管理体制。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快首都信用体系建设。
(21)全面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继续优化投资环境,关注重大项目,提高吸引外资的水平,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为首都高端产业的发展服务。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吸引跨国公司在京设立地区总部、研发和结算中心,积极争取国际组织在京设立分支机构和总部,提升北京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转变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支持鼓励和帮助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现代制造业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发挥国际交往中心的功能,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加强对外国驻京外交、国际组织、新闻、商务等机构的服务和管理工作,积极举办各种有影响的国际活动,积极开展民间外事活动,切实提高北京的国际化程度。加强与港澳台地区交流合作,健全合作机制,提升合作档次。
八、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提升首都公共服务功能
(22)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转变文化事业的发展方式。注重现有文化设施的有效整合与充分利用,充分发挥国家大剧院、首都博物馆等重点文化设施在推进首都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努力繁荣文艺创作。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着力发展面向基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和活跃市民文化生活。着力扶持公益性、原创性文化和优秀民族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立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产业政策,积极发展文化企业,重点培育发展一批综合性文化产业集团,努力建设全国的文艺演出、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动漫画和网络游戏制作交易、文化会展和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使文化产业成为首都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进一步开放文化市场,规范市场管理,加强对互联网等新型传媒的管理,确保文化市场的繁荣、健康、有序。抓住奥运机遇,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扩大北京的国际影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