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要继续调整结构,积极转变增长方式,推进产业化经营和集约式发展,积极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构筑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
(7)按照整体功能优化的要求调整产业布局。根据国家区域开发开放的战略部署、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区县功能定位的要求,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形成从市区到郊区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都市型工业相对集中、都市型现代农业镶嵌其间的空间格局。在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基础上,全力建设好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着力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打造全国知识创新中心、技术研发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创造首都地区发展的新优势,抢占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着力完善提升商务中心区(cbd)的功能,形成商务服务发达、功能齐备的国际化现代商务中心。着力加强金融街核心区建设,强化金融产业服务功能,为国家金融决策监管中心、金融资产管理中心和金融信息汇聚中心建设服务。着力推进奥林匹克公园建设,重点发展体育文化、旅游会展产业,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文化、娱乐、会展中心和奥运标志旅游地。统筹规划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周边开发区及区域,建设以京津塘高速公路和京津城际快速铁路为纽带,以高端产业和总部经济为依托,面向国际市场的高端产业园区,构筑东南部产业发展带,培育新的增长极。统筹规划北京天竺出口加工区、空港保税物流中心、空港工业区、空港物流基地及周边区域,建设以首都国际机场为核心的临空经济区,积极发展临空产业,推动空港经济。各区县要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从实际出发,建设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专业集聚区。
(8)调整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和布局要求的产业。下大力气推动现有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产业逐步退出,严格控制并逐步淘汰资源开采型产业,限制并逐步淘汰落后工艺与装备。制定资源开采地区产业转型援助政策,积极发展替代产业和后续产业。切实抓好首钢搬迁调整工作,积极推进曹妃甸新钢厂建设,加快顺义冷轧薄板项目建设。统筹规划首钢在石景山区的产业调整用地,认真解决好职工分流安置问题,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娱乐产业,推进西部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推动区域在调整中实现新的发展。积极调整改造城市中心区的各类市场,稳步调整开发区(产业基地)外的工业项目,加快转移影响生态和水源涵养功能的资源消耗型产业。
四、抓紧实施首都创新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9)发挥中关村科技园区在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带动作用。中关村科技园区在国家创新战略中承担着重要职责,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在首都创新战略中充分发挥“重要载体、强大引擎、服务平台、前沿阵地”的作用,以推进自主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化为核心,积极推进各项改革,整合创新资源,明确创新方向,做大做强创新型企业,努力使中关村进入国际先进科技园区的行列。高度重视、充分发挥中央在京科研院所、高校在首都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支持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努力在软件与集成电路、新一代移动通信、计算机与网络、数字音视频、光电显示、生物医药等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提高首都地区的创新水平。
(10)优化自主创新的体制和政策环境。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调整优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