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期间首都发展新的历史任务。“十一五”是我们国家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也是北京紧紧抓住办好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这一难得机遇,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阶段、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新阶段。要下大力气解决好首都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体制障碍,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提高首都的综合实力、竞争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充分利用首都资源优势,开创首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局面,提升“四个服务”的水平和能力,为实现首都现代化建设“新三步走”战略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北京发展的历史上谱写光辉的篇章。
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4)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十一五”期间的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全力办好2008年奥运会这个重要机遇,全面落实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努力走出一条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
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加快北京发展步伐,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首都经济”的发展战略,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走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产业发展之路。着力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挖掘好、整合好、利用好首都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优化发展环境,实现首都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着力解决首都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是坚持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发展定位,努力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按照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精神,认真履行“四个服务”的职能,提高服务水平,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健全综合交通体系、能源供应体系、水资源保障体系,加强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城市综合应急减灾处理能力。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处理好古都风貌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系,不断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的承载力,努力将北京建设成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城市。
三是坚持以创新为动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实施首都创新战略,进一步发挥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带头示范作用,充分利用好中央在京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创新资源,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推进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优化自主创新的环境,切实增强首都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实现2020年我国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作出贡献。
四是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努力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县功能定位的要求,加强分类指导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