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指导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共北京市委九届十次全会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及中央对北京市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北京实际,就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以下建议。
一、抓住首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1)“十五”时期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过去的五年是首都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五年。全市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紧紧围绕“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创新体制、调整结构、优化环境、全面发展,首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改革、发展、稳定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绩,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以上,经济发展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奥运申办成功和筹
办奥运,给首都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地方财政收入由“九五”末398.39亿元增加到近1000亿元。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对外开放取得新的突破,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完成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和区县功能定位工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奠定了基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工作,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比五年前增加70天以上。社会建设与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抗击非典斗争取得了胜利,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的水平进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下大力气解决城乡人民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建立了生态林补偿机制、公共安全应急机制,健全了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和困难群众的救助制度,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普遍提高。这些都为全面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奠定了坚实基础。
(2)“十一五”期间首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十一五”时期首都发展面临着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总体上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要牢牢抓住用好本世纪头20年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妥善应对各种挑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首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全面推进今后五年的发展,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增强紧迫感,立足首都的实际,抓住有利条件,促进首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又要增强忧患意识,准确把握和解决好发展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亟待加快转变,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结构调整、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任务仍然很重;改革面临着更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更加复杂的利益关系,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城区危旧房改造,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交通和环境治理,切实加快南城和城乡结合部发展,推进郊区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等任务十分艰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切实维护首都安全稳定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矛盾、困难和问题,并且认真加以解决。
(3)“十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