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看待科学发展问题。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科学发展就是解决前进过程中存在的发展不科学的问题。据专家所言,“十一五”是“矛盾凸显期“,诸如能源缺失、资源约束、环境污染、发展失衡等问题频频出现,但是经济还要发展,社会还要进步,百姓福祉还要提高,人类文化还要丰富。所以说,发展绝不能停止。那么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发展?党中央在深刻总结实践经验、认真吸取历史教训、虚心借鉴他国做法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的完全表述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个结论,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是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最新成果。毋庸置疑,科学发展已由一个政策型的理论观点,上升成为指导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哲学概念,其内涵非常丰富。首先说,以人为本问题。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一个基础。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以这个发展为目标。这是有严格区别的,不以人的发展,或者不以人的物质和文化的获得为它的目标,只追求经济目标,这就不是科学的发展,就不是以人为本。所以以人为本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是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来谋求发展、促进发展,不断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以人为本”的一个根本目的。这里,我想表明一个问题,就是人和文化的关系。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但是人又被文化所装备。什么样的文化装备什么样的人,这个人就是一个什么样性质的人。所以说,以人为本,实际上提出了一个用什么样的文化来装备人的问题。所以人的文化和文化的人是“以人为本”很重要的一个内涵。马克思说: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都集中在人的身上,因此,以人为本就包含着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在《马克思哲学》著作中,他提出了共产主义终极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性的复归,因此说,以人为本是与共产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思想结合在一起的,是从这个理论和这个思想中产生出来的。以人为本这个概念的提出,正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点,折射出了科学发展的思想光芒。这是我谈的第一点。第二,我想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待科学发展。现在,一些学派在框定现代化指标体系上有两个共性内容,一个是继续发展,另一个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是各个区域都在矢志追求的目标,但是社会进步这一点,在一定区域、一定时期内被忽略了,所以说经济繁荣,文化贫困;经济发展,文化滞后,而一个地方要真正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推进社会进步。我一直有一个也许不是正确的看法,就是我们在经济发展的速度上,在经济发展的前进脚步方面是快于文化发展的,快于社会进步的,甚至于我们在思想道德方面、价值取向方面、社会风气方面、人性良知方面有滑坡的现象,这既是社会进步中的一个不足,又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比如,当下存在的看病难、上大学贵、农民保障弱、就业压力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都是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的变化滞后于经济发展所演生出来的。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这就是科学发展的思想内核。第三,从对人们生活质量标准的反思来理解科学发展。什么样的生活标准才是人们最幸福的生活?一般的讲都高收入、有高级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