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了“抓基层、打基础、增后劲、上台阶的工作思路。我省体育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实现协调发展、统筹发展,要做到五个协调统筹:
1、协调统筹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体育工作的宗旨是增强人民体质,与民生问题紧密联系、息息相关。体育工作已从过去的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上升到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高度,成为我们必须履行的职责和义务。我们必须统筹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发展,协调安排好普及和提高的关系。
2、协调统筹好区域(城市和乡村、苏南、苏中、苏北)体育之间的发展。要实现区域间体育的优势互补、互相支持、实现共同发展,要更加关注扶持经济薄弱地区体育工作的发展。
3、协调统筹好不同人群体育发展。要促进老年人、青少年、职工、农民、残疾人等不同人群体育的发展。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增强人民健康素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推进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协调统筹好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发展。十七大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我们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在确保社会效益前提下提高经济效益。
5、坚持眼前和长远统筹发展。当前,我们正在抓紧建设体育强省。十七大提出要实现可持续、永续发展。我们一定要按照十七大的要求,把眼前建设体育强省和实现体育事业的长远发展统筹考虑。要谋划安排好后奥运体育事业发展,使我省体育工作一直保持在全国前列。
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科教兴体战略和科教优先方针落到实处。
1、要转变观念,从思想上真正把体育事业的发展放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人的素质上来,把科教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上。要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江苏体育要长期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必须依靠科技。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切实把人才强体落到实处。
2、转变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过去那种主要靠投入、靠消耗大量资源获得增长的方式难以为继,必须走集约化发展之路。要把过去片面追求增长的观念转变到讲求“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道路上来。要提高服务能力和发展能力,实现战略规划、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大投入的科学化。竞技体育要走精兵之路,实现科学选材、科学训练和科学管理。群众体育要实现体育生活化、健身科学化。场地设施、器材设备建设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努力提高科技含量。
3、加大科技投入。科教经费投入要优先增长。
据统计,十运会周期我省科研投入达数千万元。但还不够。
(1)省体科所要进一步提升和完善科研设备,保证必需的正常经费。
(2)加大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力度。目前,全省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经费人均1千元,要适当增加。要根据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特殊性,提高教育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化程度,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3)科教经费要逐年优先增长。要完善和健全各市、各训练基地科研和教学的必备条件和设备。
4、继续大力推进人才强体战略。
事业的兴衰关键在于人,在于人的素质。科学发展要靠人来发展,靠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
(1)要促进整个队伍素质提高。要抓紧、抓好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单位和学习型系统建设。
(2)要为拔尖人才、领军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科研方面要有一批国内顶尖的学术带头人;教练要有一批国内项目领军人才;管理要有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