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方案,方案一旦通过,在实施过程中就要上下统一思想、统一步调、统一参与做工作。要在全社会营造精心谋政务、用心办实事、齐心创事业的浓厚氛围。
二、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激活发展的动力
完善乡村管理体制,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改革户籍制度,逐步打破户籍二元结构管理体制。只要在县城有相对固定的职业,有固定的住所,就可以办理城镇户籍,他们在上学、入伍、就业、社保等所有方面就应享有原居民的同等待遇。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公平,才能有效地促进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明晰乡、村管理职能,强化服务意识。现在乡镇功能主要定位于“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搞好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上,乡镇要把工作重点从过去直接办企业、抓生产经营等具体事务,转移到加强规划政策引导、提供公共服务、营造发展环境和维护社会稳定上来,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法治型政府。进一步健全村民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发展是实行村民自治的根本目的。各村应根据本村实际,成立“民主理财小组”、“治安调解小组”、“治安巡逻队”、“经纪人协会”、“文明新风评议小组”等村民自治组织,并要相应建立工作制度,明确各自组织的职责。各村要善于发挥村民自治作用,真正做到“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在强化村民自治的同时,切实抓好“三农”工作,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尤其是乡村公路建设、水利设施建设要常抓不懈;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有效推进农业资源向经营大户集中,走“公司+农户”的现代农业产业化之路,不断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完善旅游产业管理体制和机制。继续按照“一个集团、一张门票、一大品牌”的思路,进一步完善旅游规划,深化旅游资源整合,统一包装项目,引进大企业、大财团进行整体开发。全县各单位、各部门要积极围绕做大xx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做强xx旅游产业提供服务,尽最大努力对公司进行政策扶持,选拔一批优秀干部到公司挂职锻炼,帮助工作,力争使公司三年上市。积极探索对全县旅游产业进行更强有力管理的体制机制的改革,有效地促进我县旅游业快速稳步发展。
完善茶产业发展管理的体制机制。以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为目标,大力推进全县茶业产业化进程。继续加强良种茶园基地建设,继续加强茶叶深度开发加工,提高附加值,继续加强标准化管理和市场管理。组建“xx绿茶”集团,从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唱响“xx绿茶”品牌,争创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走“一个集团、一个标准、一大品牌”茶产业发展之路。要研究对“茶产业集团”的扶持政策,要整合相关资源向集团集中,形成一大集团带领千家万户发展的产业链。
完善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县工业园区是我县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孵化中心的平台,进一步探索征地拆迁管理模式、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以及面对不远的将来园区产出达50亿元以上、产业工人达2万人以上的规模该如何管理的问题。要整合优势资源、充实得力干部、创新最有利于园区发展的管理模式,使足力气把园区迅速做强做大。2008年,园区力争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税收过亿元。
整合部分行政执法资源,对部分领域进行联合执法。初步考虑就城乡规划建设、资源保护、环境保护、城市管理、房地产管理、旅游管理、主要公路沿线及景区的卫生和秩序等组建联合执法大队,进一步强化执法力度。大队组建后,各乡镇、各单位要积极配合大队的执法,努力把城乡环境管理得更好。
完善国有集体资产管理。一是深化国有林场、茶场等改革;二是整合国有集体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