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教师外出培训,考察学习,换脑子,长见识;开展教师“七星”评选活动;为教师提供技术支持,各办公室配置电脑、住宅安装宽带网;举办教学观摩课,展示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5、组织教师每学期指定名家名著的学习与研讨,开展读书反思交流活动,组织读书演讲活动。6、评选名师和名学科活动,引领学校校本培训和教科研工作。
(三)活动文化
1.新生入学序列教育活动:军训、了解校史、学习校规、向同学介绍自己、才艺展示、干部竞聘等。2.班级文化活动:班约制定、教室布置、每日格言、干部竞聘、值日督查、文体赛事、班级周报、特色班级评选等。3.活动方案设计征集活动:征集雕塑、规划图案、征集文化节、运动会会标、征集对联、楼名、评选活动设计方案等。4.学校社团队活动:业余党校团校、志愿团、文学社、记者站、合唱团、舞蹈队、健美操队、街舞队、铜管乐队、田径队、篮排球队等。5.举办“二节一会”:一年一次的校园文化节、科技节和田径运动会。6.社区实践外出活动:如组织学生“我上北京读大学”体验式教育活动。7.学生文化讨论活动。8.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
(四)环境文化
1、规划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对校园整体的环境布置做一次全面的检查评估,请有关专业的广告公司等,对校园内各楼道之间的连廊进行布置,2、优化校园内外部环境。学校公共绿地和花圃划分区域,合理规划到各年级或班级负责。巧妙设计各景点,花草树木布局错落有致、疏密合理,边边角角也不放过,力争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香,冬有绿”;不断优化校园音响系统,上下课电铃设为动听的音乐铃,课前一分钟进行温馨提示,课余时间则播放轻松欢快的轻音乐,让师生在其中得到美的享受;
利用好大门口的红绿灯,共建平安校园。
继续加强学校宿舍文化、食堂文化、休闲运动等生活区的文化布置。
安装电子屏幕。除了一般的欢迎标语外,庆祝教师生日、教师学生获奖通报等均通过电子屏幕显示。
3、统一学校形象标识。由德育室、美术组、音乐组牵头,广泛征集意见,进一步完善、统一学校各种形象标识,规范使用校徽、校旗、校歌,制作、美化各类指示牌。
宣传小组负责办好学校校报,编辑好教育教学刊物,以充分显示学校办学思想和人文特色。
各类办公用品统一设计定制,所有师生员工统一着装,统一佩带胸卡,
4、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学校的校训、校风等以多种方式在校园内呈现,对内引领师生的教育行为,对外彰显一中人的教育品质。
在教学楼学生必经的走廊内创设“文化长廊”。对学校现有的橱窗内容以及各过道的破损宣传标语进行整修或更换。
对于学校各类公示的表册橱窗,做一次整新,要求方便各部门更换数据。
办公室布置、班级布置的创意上,倡导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突出知识性、人文性和艺术性。
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通过班风、学风、教风的建设来体现隐性文化,让教室成为学生表现自我,优化个性的场所。
5、努力构建数字校园。我校拥有完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及技术过硬的计算机管理人员,在开展教学、科研和管理及对外通讯过程中,要运用宽带、局域网将校园内的各种信息数字化,以增进交流,改变教师的授课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校管理的水平。
学校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精心设计网页,经常更新网站内容,丰富信息流量,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搭建一个交流平台。
加强宣传工作。健全校园通讯组,落实具体的宣传报道任务,及时把学校发生的事件和师生活动最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