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项目管理上。在每一个项目上,有业主、有监理,有管理层,还有作业层。特别由于项目是劳动密集的场所,成百上千个劳动者聚集在一起,作业环境艰苦,多种作业队伍人员素质、文化取向千差万别。工程项目管理要激发工人干劲,调节工人情绪,做好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管理,就必须把项目经理部作为融合多方行为主体的重要阵地,各自履行项目建设职责,形成统一的管理制度、项目文化来约束、来沟通、协调和运筹。把项目文化建设寓于有形的项目管理之中,既要利用传统的工地文化活动形式,又要借鉴其他行业的先进方式方法,体现时代的精神。把企业文化建设与项目经理部创岗建部、安全文明工地、职业道德建设等相结合,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以强化和创新项目文化,在工程建设活动中产生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
综上所述,通过从理论和实践上汇集多方面、多位同志的创新成果,我们是否可以对项目经理部做出这样一段描述。即“项目经理部作为建筑企业现实生产力的形成场所,作为新型生产方式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作为企业管理风险的防范基点,已经成为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核心的质量、工期、成本、安全、环境、资源和职业健康的责任载体,已经成为了企业品牌建设的形象窗口,已经成为了建筑生产活动和建筑劳务管理的文化阵地。”这是因为项目经理部是一种适用于建筑产品固定、人员流动和施工生产露天作业特点的一次性成本中心、企业法人的一次性授权委托而建立的临时组织,处于整个项目管理的中心位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建设项目能否顺利进行及其成败,取决于项目经理部和项目团队的管理水平。正是因为项目经理部在项目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其性质、地位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和运用这种有利于企业减少管理层次、人员配备精干高效、项目管理充满活力的新型生产组织形式。
三、充分认识和巩固发展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成果,坚持项目经理责任制这种基本制度不变。
项目经理责任制是我国建设工程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对建筑业来讲,不断加强项目经理责任制度建设是改革的继续和深化、是历史经验的积累和发展、是规范建筑市场的需求和选择、更是建筑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兴旺发达之路。要充分认识到政府实行工程技术人员执业资格制度,改变项目经理管理方式,有利于项目经理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对于我们更好地推进和深化项目经理责任制,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成本和文明施工等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对项目经理责任制作了明文规定。建设部有关文件也明确提出:“在实行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后,仍然要坚持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因此,我们要站在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高度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和坚持项目经理责任制,健全完善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全过程管理责任体系的问题。当前最关键的是要把质量、安全管理与节能降耗工作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体现项目经理责权利的统一与生产要素在项目上的优化配置。坚持用创新精神充实拓宽项目经理责任制的管理目标,特别是要把绿色施工、“四节一环保”工作纳入项目管理的全过程,运用信息技术和科技进步以及现代管理方法带动工程项目管理优化升级。
四、充分认识项目经理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主体和管理提升的基石,坚持项目经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变。
项目经理作为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工程项目上的全权委托代理人,是项目管理的直接组织实施者。汪光焘和黄卫同志多次指出,一个好的项目背后必然有一个好的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与灵魂。就其作用来讲,项目经理是工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