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建立完善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管理责任体系的几个问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温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要“坚持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发挥各种政策的组合效应,坚持不断总结经验,及时调整政策,注重实际效果;要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和温总理的报告,系统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学习推广鲁布革工程管理的基本经验,最突出的是在项目生产力理论的支撑下,确立了项目经理部组织形式,造就了一支以项目经理为代表的项目管理队伍,建立了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核心的项目管理基本制度。但是大家知道,今年2月28日以后,原由政府行政审批的项目经理资质证书停止使用,标志着政府主管部门对项目经理管理方式的重大改变。面临这一新的形势,行业上下都非常瞩目这支队伍的走向。全面分析、深刻把握20多年来项目管理人才队伍培养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充分认识当前加强项目经理职业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发展的眼光审视、以创新的角度思考、以统筹的策略谋划、以科学的方法解决和做好企业各类人才培养的新任务,引导项目经理队伍建设遵循科学发展观既继承又创新地发展,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是我们今天所要研讨和回答的问题。
一、充分认识项目经理职业化建设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坚持企业对项目经理的科学管理方式不变
项目经理岗位是建设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产物。这个演进过程已有多名经历这项改革的创始者、领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包括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社会组织、广大企业经营管理者和项目管理者)多次多方面多角度地详尽阐述过。这一点已是行业的共识,社会的共识。2003年国务院以国发(2003)5号文件取消了项目经理资质行政审批制度,使政府职能开始由过去直接管理企业向宏观监管转变,有利于政府腾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管理行业发展的大事,更有利于企业在经营管理上走职业化道路。面对当前新形势和国际化的挑战,企业间竞争的核心已成为职业化的较量,企业经营与项目管理的高端就是职业化建设的高标准与高水平。建筑企业要面向国际、走向高端管理,就必须走职业化建设的发展道路。这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企业管理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所以,我们不能因为政府主管部门取消了项目经理资质行政审批,就放松了对项目经理的管理和职业化建设。从企业层面来讲,对项目经理形成的科学管理方式并没有涉及也不可能改变。项目经理人才是建筑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其方式已经形成规范、有序、科学的管理制度。这种经过实践证明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制度不但不能变,而且要针对当前许多企业存在培训体系滞后、选拔机制不健全、绩效考核固化、高素质项目经理匮乏等问题,更应坚持把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第一资源,以聚才方式培养、以识才方式选拔、以爱才的诚心任用,继续强化对项目经理的培养和管理,锻造一支能满足工程承包需求、适应企业发展、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懂法律、会管理、善经营、敢负责的高素质、国际化项目经理人才队伍。
二、充分认识以项目文化建设引领项目管理的发展方向,坚持项目经理部这种新型的施工生产组织形式不变。
建筑企业无论是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还是品牌建设,都是与工程项目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最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