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提升学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
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要把提高能力素质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来抓。要改变传统的学历本位的人才价值取向,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才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把学历教育、实践锻炼、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从注重学历向注重能力的观念转变,真正树立起以知识能力、综合素质和个性特点为本位的人才价值观念,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学历作为接受教育程度高低的标志,反映了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结构。提高学历层次,使我军人才队伍的科学文化素质有一个大的跃升,是实施人才战略工程的基本要求。提高学历层次必须有计划地进行,防止出现片面追求学历的现象,增加学历的“含金量”。对利用业余时间勤奋学习提升学历的干部,应当给予支持。同时,要加强对高学历人才的再培养,让他们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提高任职能力。高学历人才是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专家,但并不一定是全才、通才;他们理论功底厚,但实践经验不足,可以通过交课题、下任务、压担子,促进他们的成长。对于各类高学历人才来说,也有一个准确定位的问题。拥有高学历,只能说明接受过高层次的教育,还应在实践中不断扩大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强化实际运用能力,在出色完成各项任务的过程中,真正发挥出自己在技术攻关、理论研究、日常管理、训练指挥等方面的作用,真正成为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处理好送学培养与立足岗位提高能力的关系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人们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变化提出了“终身学习”的口号。处理好送学培养与立足岗位提高能力的关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是实现我军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院校教育是我军人才培养的主渠道。通过院校培训,可以获得系统的知识,形成任职的基本素质,这也正是院校教育所担负的功能。院校教育应该适应我军新的使命要求,不断适应形势的变化,扩展自身功能,使教育不仅包括学历教育,而且还要包括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学历补充教育。同时,还要贴近部队作战训练需要,建立起一个院校与部队之间双向互动、相互促进的教育和实践机制。
应该看到,通过军队院校培养人才也有局限性。首先是院校培训规模受限,每年能进入院校学习深造的干部毕竟是少数,满足不了各级各类人才培训的需求。同时,目前我军院校培训的实践环节还比较薄弱,岗位任职教育功能和作用还不明显。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提高官兵素质,一靠学习,二靠实践。实践也是学习,而且是很重要的学习。”在充分发挥院校培养人才主渠道作用的同时,更要注意以运用岗位培训形式全面提高我军人才队伍的能力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本职岗位是展示才能的舞台,也是提高素质和能力的平台。立足岗位从实践中学习,是人才成长的必经之路和重要手段。一个单位建设要想有新的发展,就应该从“用人干工作”转变到“用工作育人”的思路上来,积极挖掘、开发每个人的潜力,帮助官兵确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信心,使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地学习,孜孜不倦地“充电”,不断在岗位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