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人才问题是影响我军现代化建设整体水平提高的一个“瓶颈”问题。只有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创新和完善人才队伍建设举措,努力建立一支规模适度、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军事人才队伍,才能为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的历史使命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处理好长远需求与当前任务的关系
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战略工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是一个动态的、渐进的过程。要坚持统筹兼顾,把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与做好军事斗争中的人才准备统一起来,把当前建设与长远建设统一起来,认真搞好统筹谋划和系统设计。在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上,要立足于军队建设实际,既从当前的急需和现实条件出发,优先解决影响和制约人才队伍改革、建设和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又要着眼于军队建设长远和未来的需求,做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始终把培养和造就大批打得赢、不变质的高素质军事人才放在突出位置,早做部署,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任何只顾当前、不顾未来、忽视长远发展的做法,都是不足取的,会导致人才资源的浪费和军队建设的落后。人才队伍建设要有大局观念、长远眼光,想问题、作决策要立足于军队建设长远发展的需要。有些做法从眼前需要考虑是合理的,应给予满足,但还要认真权衡当前与未来发展的需求,分清轻重缓急,以发展的眼光谋划人才队伍建设,既要考虑到当前需要,更要预见未来武器装备的发展和军事理论的变革,使人才队伍建设能适应未来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
处理好培养尖子人才与扩大人才队伍规模的关系
先进武器装备和高新技术要转化为现实的战斗力,都必须实际应用到部队训练中,运用到战场上,这就需要大批掌握高新技术的军事人才。否则,任何武器装备和技术都不能得到有效应用,战斗力要大打折扣。所以,建设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军事人才队伍,是实现人与武器装备的最佳结合,确保战斗力得以充分发挥的基本要求。
军队人才总体规模是有限的,不能一味追求规模发展,应该科学把握质与量的辩证关系,在稳步扩大人才规模的同时,更要注重提高人才质量。这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我军人才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是带动我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战法创新的中坚力量,也是带动我军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的重要依托。特别是尖子人才,无论在战时还是在平时,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能够站在自身所处领域的战略制高点,起到关键性、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提高人才队伍建设的质量,关键是面向“五支队伍”建设、面向各个专业岗位的需要,培养一大批高水平的尖子人才。
重视高水平专业人才和尖子人才的培养,并不是说可以忽视各个层面人才群体的培养。恰恰相反,人才群体的培育和成长,往往能够促使尖子人才脱颖而出。人才层次的结构一般以“金字塔”型结构最为理想。如果说尖子人才是“塔尖”部分,那么其他人才则是“塔身”部分,而“塔尖”必须以“塔身”为基础。加强军队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要重视人才整体开发,把“五支队伍”中各层次人才都纳入人才战略工程的培养规划,保持各个系列人才都充分留有后备力量,形成环环相扣、整体协调的局面。另一方面,要在雄厚的人才基础之上,严格选拔思想觉悟高、综合素质好、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好苗子,采取相应政策和措施,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搭建舞台、创造条件,催生出一定数量的尖子人才。还可以根据部队建设需要,从其他渠道积极引进相关专业的尖子人才。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