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从总体上看进入了工业化中期这一发展阶段。国际经验表明,这一阶段能否保持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败的重要前提。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对做好“三农”工作、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支持。我们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把落实“万元增收计划”作为推进“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使之成为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抓住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紧迫的任务、最重要的方面和最薄弱的环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检验标准,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扎实推进“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关键是解决群众增收问题。我镇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统筹抓好城乡发展,认真落实“万元增收计划”,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共同富裕,才能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三)要准确把握我镇落实“万元增收计划”面临的新机遇
当前,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增加群众收入,我们机遇很多、条件很好。一是中央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近几年来,中央每年都以一号文件部署农业和农村工作,并把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近三年的工作主题,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我们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落实“万元增收计划”,增添了极大的信心和决心。二是随着各级对“三农”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全镇“三农”工作地位更加突出。“多予”的政策正加大力度,“少取”的措施正有效落实,“放活”的方针正积极推进,为全镇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仅去冬今春,国家就投入900多万元完成了旧县镇一、二批基本烟(农)田建设。三是我镇已基本具备落实“万元增收计划”的基础条件。“十五”时期,我镇先后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80余件,改善灌溉面积16400多亩,治理水土流失13平方公里,解决集镇及26个村组2281户9193人6560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完成水浇地工程5件,解决旱地水浇5335亩;完成了几沃水库、花园山小(一)型水库、梁家田小(二)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农村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落实“万元增收计划”努力推进旧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