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及时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帮助特殊困难群众渡过难关。
信访工作要为加快发展服务。信访工作覆盖面广,反映的问题多种多样。但从总体上讲,绝大多数是发展和前进中的问题。对于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问题,只有通过加快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特别是我县乃至全省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平衡现象,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高收入和低收入群体之间的差距仍在扩大。我们既要加强宏观调控,注重统筹兼顾,更要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做好信访工作的真办法,就在于服务群众,化解矛盾,促进发展。信访工作面对的是广大群众,解决群众来信来访就是直接做人的工作。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将心比心,我们应该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需,伸出援助之手,满腔热情地关心他们,尽力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燃眉之急,努力消除不平衡发展带来的影响。
信访工作要为维护稳定服务。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要树立新的稳定观,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看待稳定问题,做好稳定工作。信访工作是维护稳定的基础工作。特别是当前,一些群众要求的合理性又同反映形式的违法性交织在一起,处置时不像打击敌对分子和刑事犯罪分子那样,法律和政策界线比较清楚、出手也比较容易。做好信访工作的真功夫,就在于扎扎实实地做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及其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工作,为推进我县的改革和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要抓住各地的热点和难点,着力解决信访工作的重点问题,最根本最重要的是重视解决长期上访、反复上访、集体上访的问题,尤其是进京上访的问题,要坚持多管齐下,认真开展经常性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进一步完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预案,切实发挥政策的威力,维护法律的尊严,扎实做好基层初访的第一手工作,努力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做好信访工作,责任在领导,机制在长效,关键在落实
一要全面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为全面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在1月9日召开的县委七届三次全体(扩大)会上,县委书记、县长与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以及20个重点部门负责人签订了信访工作责任制,目的在于更好地坚持分级负责,分类指导,通过量化指标,细化考核,进一步明确任务,强化责任,把领导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维护社会稳定、基层党建等工作的考核评比挂钩,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提高就地化解信访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各乡镇各部门都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希望都能“管好自家门,看好自家人”,真正做到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切实负起做好信访工作的政治责任,体现党委、政府对信访工作的高度重视和齐抓共管。
二要不断完善领导干部下访制度。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应该让老百姓有一个诉说的场所。群众有冤时,在古时尚可击鼓鸣冤,钦差巡抚鸣锣开道广理民冤,如果老百姓有了意见、有了请求,有了冤屈,告状无门,连个说话的地方都没有,就根本谈不上人民当家作主,根本谈不上代表人民利益。要进一步总结去年领导干部下访的工作经验,不断完善领导干部下访制度并长期坚持实施,使其真正成为新时期开展群众工作的一种有效形式和从源头上做好信访工作的有力措施。要努力做到“四个一批”,即对群众反映合情合理合法应该解决而又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一批;对一些合情但不合理或政策不允许的,要耐心宣传政策,讲清道理,解释疏导一批;对一些涉及全局性的问题,带回来研究解决一批;对一些无理的上访户,要严肃批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