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基本要求。随着近几年学校招生工作竞争日益激烈,保障教学质量成为学校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学校发展规划中,必须努力寻求规模与质量的协调发展,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否则,学校将因质量下降,培养的人才不合格而不能持续发展。二是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充分调动教学、科研两方面的积极性,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真正使教科研为教学工作提供动力和支持。三是处理好短期发展与长期发展的关系。规划学校的发展,应当立足当前,放眼长远,不能只注重眼前利益,急功近利,而应当高屋建瓴,深谋远虑。学校在制订发展规划时,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既适当考虑近期利益,又重点考虑长远利益。注重实现短期发展与长期发展的有机结合,从而保证学校事业发展的连续性、递进性与可持续性。
第四、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可持续发展是学校的根本目标。发展是硬道理,停滞不前就等于落后,向前发展就有空间,就有希望。可持续发展对学校而言,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的要求:一是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牢固树立一切为师生员工服务,一切为教学科研提供保障的理念。因为,为师生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三是学校发展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师德为魂的理念。不能以谋求经济效益违规办学的短视行为,而伤害学校的声誉形象,而是应以满腔热情的服务态度、教学精湛的服务质量赢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事关全局的战略性思想,它对于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我们学校来说,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科学谋划未来,统筹协调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也同样具有战略意义。
学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把握发展的主题,明确定位和目标。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发展,根本着眼点是实现更好的发展,没有发展一切无从谈起。第二,要坚持以人为本,发挥教师在推动学校发展中的主体和根本性作用,同时要满足教师自身发展的各种需要,着力加强队伍建设。我们要树立起大教育观念,合理配置学校有限的资源,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既能考上大学,同时又具备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三,要树立全局观念,提高学校在社会上的整体竞争力。学校各个部门都必须树立全局的观念,把学校作为一个总体,以提高整体的竞争力作为基本出发点。学校应立足于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注重特色来谋求自身综合发展,立足于整合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谋求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需着重抓好的几项工作
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牢固确立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地位。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今后主要从机制和措施上入手,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具体工作:
1、依法治校,规范办学行为
一个时期以来,教育系统不正之风蔓延,教育乱收费现象成为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尽管各级党政领导把治理乱收费作为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重点来抓,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三乱”行为依然相当严重。从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治理行业不正之风,创建“三无”学校,自觉规范办学行为成为教育系统贯彻教育为人民服务方针的具体要求。因此作为釜底抽薪,学校必须严格按照各项教育教学法规,加大办学管理力度,坚持用正确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