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展后,影响教育质量的一些深层次矛盾正在逐步显现和激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我们从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清醒地认识和正确的应对。作为一个学校,收了学生的学费,用了纳税人的钱,最终提供了什么样的教育服务?自然会成为社会各界,尤其是学生和家长的普遍关注。如果我们办学的最终结果不能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要,如果我们的学生在经过六年的中学学习后,毕业时缺乏竞争力,未能考取理想的大学,未获真才实学,这都将会引起社会和家长的不满,严重影响学校的继续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审时度势,坚定不移地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质量上去了,学生成才了,人民群众就满意了,这是我们目前工作的根本所在。
三、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确保学校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当前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对于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象我们这样一个拥有近200名员工、44名党员的市级示范学校来说,如何更好地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教育也被推到了竞争的行列中。目前我们学校虽然办学条件还不错,但是我们始终有忧患意识,始终坚持以优质的教育来赢得社会和家长的支持和信赖,从而谋求了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继续更新理念、勇于创新,在思想意识上保持先进性。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理念,努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确保学校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
以人为本作为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内在统一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当作发展的根本动力。二、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才强国”战略作为我国发展的根本战略。三、以人为本就是要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强调 以人为本,即“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本,就是充分依靠教师这一办学的主体,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注重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校充满生机和活力。以学生为中心,就是坚持以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从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出发,关注和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宏观的全面发展观不仅是指经济的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中小学教育全面发展观指的是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的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党员教师要带头树立科学发展观,从学生根本利益出发,为学生谋发展,促发展,满足学生各种需要,促进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全面和协调的发展,促使学生不仅在学校里获得发展,而且能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走出校门之后仍能获得发展,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第三、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
协调发展就是要在发展中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学校教育的协调发展必须注重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规模与质量的关系。保持规模与质量的协调发展,既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