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顺利实施。
4.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政策导向作用。我省自1999年推行政府采购制度以来,政府采购金额累计达到491亿元,节约资金75亿元,节约率为13%,政府采购在节约资金、制止腐败的层面上所发挥的作用在社会上得到了普遍肯定。但政府采购在实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目标方面还未得到有效发挥,即政府采购不仅是节约资金、购买方式的转变,还要体现节约资源、体现产业导向。为此,要在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继续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在节约财政资金以及反腐倡廉等方面作用的同时,积极探索和拓展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鼓励采购国产设备和环保节能设备,实行“绿色采购”。要认真贯彻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抓紧制定《浙江省节约型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完善制度,增加政府采购节能设备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扶持一批政府鼓励使用的绿色产品。在这方面,湖州市已作了尝试,推出了政府采购环保节能准入制,对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的企业实行环保节能一票否决制。
(五)切实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努力降低行政成本
建设节约型社会,政府不仅是领导者,也是执行者,政府要率先做“节约型政府”,建设“廉价政府”,成为节约的典范,为全社会发挥表率和榜样作用。
一是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前不久有专家说,全国每年公款吃喝、公务用车、公款出国旅游或考察费化了多少多少亿元,从1978年到2003年的25年间,行政成本增长了多少多少倍。虽然数据的准确性有待讨论,但我国的行政成本偏高是事实,不少地方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承担财政供养人口的工资,以及向各类行政事业单位提供运转开支。行政成本是维系政府运行的必要支出,但在庞大的行政成本中,仍有相当大的比例属于管理不善和铺张浪费所致。为此,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职能越多、机构越多,费用必然增加,扯皮必然增加,政府要从“越位”的地方撤出来,实现“大社会、小政府”。其次要强化预算日常管理。在保证党政机关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坚决控制和压缩一般性支出,不断探索有利于节减支出的改革措施,从严从紧配置办公设备,改变“花公家的钱不心疼”的现象,树立“浪费也是腐败”的理念。如杭州市规定今年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的公用经费和经常性业务费一律以 2005年为基数压缩5%;暂停一年安排新增笔记本电脑、高档数码设备等高档办公用品的购置经费。
二是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首先要严把投资项目立项关、决策关。广义上的行政成本包括政府行政决策所付出的代价,这部分代价是不是值得,取决于决策是否正确,如果决策失误,就会造成巨大的浪费;甚至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必然会导致不必要的行政成本支出。所以,要做好项目的可行性、必要性分析,将浪费消灭在萌芽状态。其次是财政性投资项目的功能要恰当。通过政府财政性投入建设一些基础设施,有利于改善生活和投资环境,但政府工程必须贯彻节约、实用、恰当原则,尽可能避免功能过剩。另外要强化财政性支出项目的审核工作,按照财政管理和改革的要求,将财政评审从原来局限于单一的基建项目评审扩大到对所有财政支出项目预算编制、执行到决算实行全过程的审核和监督,从而提高部门预算的精确性。
三是积极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施意见》,健全和完善绩效评价工作制度体系,整合绩效评价基础数据资源,加快建立绩效评价信息库、中介机构库和专家库,扎实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同时,要注重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利用,不要成为一种程序、形式而已,应将评价结果作为核定部门预算的依据,对于绩效优良的项目单位,在安排预算时给予优先考虑;对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