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可能打胜仗的。抓基层人才培养,必须坚持以军为主,着眼职责使命,始终把提高战斗力作为根本落脚点,在学习内容上体现特殊性。一是注重理论武装,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全面落实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官兵的任务,组织官兵认真学习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理论,努力用科学正确的理论占领官兵的思想阵地,保证官兵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指挥。二是着眼打赢需要,把高科技知识学习突出出来。把官兵科技素质的培养突出出来,组织他们认真学习高科技知识,熟悉了解高新武器装备的性能、特点;以国内外重大时事和部队担负的军事任务为契机,组织战法训练研究;坚持把信息化知识的学习作为重点,加强信息化理论研究和攻关克难,积极开展计算机扫盲、晋级活动。三是着眼全面提高,把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作为重要内容。加强文化培训,普及文化基础知识,鼓励官兵自觉参加在职学习、函授和自考,提升学历层次,增大知识合量,推进官兵综合素质的整体跃升。广泛开展读书成才活动,大力倡导多读书、读好书,组织读报、书评、读书演讲等活动,浓厚读书成才氛围,全面夯实官兵的文化基础。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基层人才建设,必须在培训方法上提倡多样性。
邓小平同志指出:在人才问题上,要特别强调一下,必须打破常规去发现、选拔和培养杰出的人才。这一重要论述告诉我们,培养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的新型军事人才,需要我们拓宽途径,多法并举,用超常的措施抓落实。一是坚持把岗位锻炼作为基层人才培养的基本阵地。深化科技练兵,强化模拟训练,努力提高广大官兵的军事素质,提高他们在近似实战条件下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谋划决策的能力和组织指挥的能力;推进岗位交流,实行军、政、后、装岗位互换,让士兵搞好代职,把基层每个岗位、专业作为提高官兵素质的课堂,不断丰富官兵的工作阅历,培养适应不同岗位的能力。二是坚持把送学培训作为基层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发挥院校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作用,有计划地选送官兵到院校学习深造;依托教导队,定期组织干部、骨干培训班,搞好在职培训;安排边防与内地、建设较好与基础薄弱的部队间人才文流任职,充分磨练摔打人才。同时,要立足单位实际,组织各种文化知识学习班和技能培训班;要注重发挥各类活动的育才载体功能,使官兵在参与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三是坚持把吸收借鉴作为基层人才培养的有效补充。善于借助军地资源,定期请军地专家、教授到部队讲课辅导,传授专长知识、丰富官兵的知识体系;有计划地组织官兵到地方大中型企业参观见学,在亲身经历中感悟所学知识,增强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大胆地引进地方院校培养的各类高素质人才,充实到基层部队中,进一步改善人才队伍结构。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基层人才建设,必须在创建机制上讲求科学性。
人才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在人才建设上落实科学发展现,必须创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一是创建坚强的领导机制。贯彻党管人才的原则,把人才建设作为部队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作为教育训练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作为考察各级主官和班子的重要内容,成立人才培养协调小组,明确主官第一责任人,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形势,研究解决人才培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创建规范的学习机制。严格落实党委机关理论学习和基层政治教育、党(团)日等学习教育制度,抓好每个季度的专题理论学习和每周的军事、政治、文化、业务知识学习。建立讨论交流、考勤登记、检查分析、考核评估和学习档案等制度,用制度保证官兵学习有时间,学习能落实。三是创建有力的保障机制。设立专项保障基金,